阳声韵尾

作品数:19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魏来敏李红田范芬陈晓锦钱毅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河池学院学报》《今古文创》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利用共时语料考察中古阳声韵尾的演变——评张燕芬《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
《方言》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邢向东 
《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的数据,语料翔实可靠,将共时与历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通过清晰的多层次分析,揭示了不同方言中阳声韵韵尾演变的类型特点和演变过程,论述了演变的形式、途径和条...
关键词:中古阳声韵韵尾 现代汉语方言 演变 例外 共时语料 研究方法 
晋陕蒙交界地区晋方言咸山宕江摄舒声字口元音化现象
《现代语文》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刘洋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晋西北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2022YJ133)。
在晋陕蒙交界地区的晋方言中,咸山宕江摄舒声字鼻韵尾弱化或脱落,部分字与果摄三等、假摄开口三等、蟹摄开口二等字合流。晋方言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承西北方音一脉,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尾的弱化,在唐末宋初已初现端倪,其演变时间应早于北...
关键词:晋方言 咸山摄 宕江摄 阳声韵尾 口元音化 晋陕蒙交界地区 
吴语儿化韵的演变与中古阳声韵尾的关系——以庆元、路桥、余姚方言为例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姜晓芳 谢留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吴语的小称研究”的资助
吴语一些方言中的儿化韵,或者兼具鼻尾韵和鼻化韵形式,或者兼具鼻尾韵、鼻化韵和开尾韵形式,即一个韵母儿化后可以对应两到三个儿化韵。文章以浙江的庆元、路桥、余姚方言为例分析后认为,这是受中古阳声韵演变影响的结果。具体而言就是...
关键词:吴语 儿化韵的演变 中古阳声韵尾 鼻尾韵 鼻化韵 开尾韵 
古阳声韵尾在灵川方言中的演变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1年第21期121-124,共4页苏倩雯 
桂林灵川县平话内部语音差异大,发展演变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区域内的发展演变可以概括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全部保留;一种类型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其中,第二种类型的演变发展差异大,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分别...
关键词:古阳声韵 灵川方言 韵尾脱落 演变特点 
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规律及例外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0期133-136,共4页郑超群 
基于地方方言韵书及现代方言材料,选取了吴、闽方言的12个方言点,从韵尾的保留程度、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关系、韵尾演变类型等三方面细致分析了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规律。文章认为韵尾的消变与音节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吴方言 闽方言 阳声韵尾 入声韵尾 演变 韵尾互变 
闽南语阳声韵与入声韵韵尾同步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25-33,95,共10页蔡杰 
闽南方言白读系统的层次性,已受到学者的关注。其白读音的发展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若能考虑到与文读系统的联系,以及整个汉语方言的源流关系,那么就能够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对阳声与入声韵摄的梳理,可以发现闽南方言阳声与入声韵...
关键词:闽南方言 阳声韵尾 鼻化韵 入声韵尾 同步性 
阳声韵尾在滇东南方言中的类型分布及演变特点被引量:1
《文山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85-88,共4页牟成刚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滇东南汉语方言音韵研究"(2013Y205)
中古阳声韵尾在滇东南方言今读中可分为基本类型和演变类型两大类,演变类型根据主次差异,又可分为演变主流类型和演变补充类型。以韵尾弱化为特点的演变主流类型代表着鼻韵尾未来发展演变的主体趋势,主要属语音内源层的演变;以咸山摄洪...
关键词:滇东南方言 阳声韵尾 接触 演变 特点 
广西灵川县三街平话阳声韵尾的演变
《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杨针 
中古阳声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包括鼻音韵尾、鼻化元音、口元音三类音值。三街平话阳声韵尾的读音有鼻音韵尾和口元音两类。文章在描写和分析三街平话阳声韵尾演变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类型和演变方向,以求探讨其演变条件。
关键词:三街平话 阳声韵尾 类型 演变方向 条件 
浅析粤语与普通话对比近况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7期244-244,共1页黄智艺 
一、引言 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广府话或白话。广东话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粤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入声韵及古音中-m、-n、-D三个阳声韵尾,
关键词:粤语 普通话 对比 声调语言 汉藏语系 古代汉语 阳声韵尾 粤方言 
从方言比较看古咸摄阳声韵尾在今方言中的演变
《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89-91,共3页汪紫丹 
中古咸摄阳声韵—m韵尾演变到今方言,韵尾消变程度不一。本文从《汉语方音字汇》中选取由南至北的十个方言点来探讨咸摄阳声韵—m韵尾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方言 咸摄阳声韵 韵尾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