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电极

作品数:49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果华李红孙晶郎明非严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功能化的ITO传感器电控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水环境中痕量Cr(Ⅵ)
《分析科学学报》2024年第6期641-647,共7页贾胜彬 司士辉 陈金华 刘书平 张汶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727810)。
基于ITO玻璃较低的背景电流、免打磨预处理等优势,结合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纳米金/聚吡咯纳米复合物(AuNPs/Ppy)的电控吸附能力,构建了一种可代替传统固体(金、玻碳)电极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RGO/AuNPs/Ppy-ITO),用于测定水环境中的痕...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 ITO电极 Cr(Ⅵ) 聚吡咯(Ppy) 
纳米银修饰ITO电极快速测定水中吡虫啉
《现代化工》2024年第7期244-248,共5页张宗元 赵佳 杨远 罗惠莉 李启武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NK2029)。
利用恒电压沉积纳米银制备了对吡虫啉响应良好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对电极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缓冲液pH、扫描速率、干扰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实验条件(0.01 mol/L、pH=7的PBS缓冲液,扫...
关键词:线性扫描伏安法 电化学传感器 吡虫啉 纳米银 
ITO电极在水中超低水平Cd^(2+)检测中的应用
《甘肃科学学报》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李晓龙 陈玉萍 李燕怡 赖厚政 王传发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1JS024)。
为了检测水质中痕量水平的Cd^(2+),以氧化铟锡(ITO)薄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和饱和甘汞电极(SCE)分别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构建了针对Cd^(2+)的化学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构筑的化学传感器在含Cd^(2+)的乙酸溶液(pH=4.5)中...
关键词:Cd^(2+) 差分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 灵敏度 
对抗·碰撞——故事里的网版印刷技术与半导体技术(七)
《丝网印刷》2023年第19期16-23,共8页肖凝 肖婧 
图形化工艺是所有半导体技术基本工艺中最关键的,但工艺过程确实更加繁冗。与半导体制作ITO电极的高设备投资、高制作成本相比,一印即可的网版印刷电极制作工艺确实是全面地优于半导体工艺。
关键词:半导体技术 网版印刷 ITO电极 
ITO基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铜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山东化工》2022年第18期141-143,共3页张蕾 董欢欢 郇双 沈孝蓉 张欢欢 胡雪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906075);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110452027)。
工作电极是电化学检测的核心部件,电极的稳定性是考察电极性能和决定检测效果的重要指标。本实验采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对ITO进行刻蚀,并以金材料为例对刻蚀后的电极进行修饰。通过改变相关技术参数,结合扫描电镜等表征方法,制备出了电...
关键词:刻蚀-修饰 ITO电极 电化学分析  
量产条件下ITO刻蚀液浓度变化及其影响
《液晶与显示》2021年第4期549-559,共11页刘丹 刘毅 黄中浩 吴青友 吴旭 田茂坤 宁智勇 管飞 张超 王兆君 闵泰烨 冯家海 樊超 方亮 
ITO刻蚀产线由刻蚀设备、中央药液供给系统(Chemical central Supply System,CCSS)、刻蚀液管理系统(Etchant Management System,EMS)3大组件构成。明确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相互作用对刻蚀液浓度的影响,进而管控刻蚀,对ITO刻蚀制程...
关键词:薄膜晶体管 湿法刻蚀 ITO刻蚀液 浓度变化 ITO电极 
PET基ITO导电薄膜的可靠性研究
《电子产品世界》2020年第6期43-46,90,共5页项永金 戴银燕 
18年A公司高端变频圆筒柜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大量按键不灵敏、按键失灵故障,在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及实际主板失效分析确定是柜机中导电薄膜电极受力弯折开裂开路失效,本文结合大量失效品分析,对导电薄膜失效原因及失效机理分析,分析...
关键词:导电薄膜 ITO电极 按键灵敏度 电极材质 多边电极 
基于无掩模光刻的高精度ITO电极湿法刻蚀工艺研究被引量: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0年第3期210-216,共7页殷艺 刘志坚 王赛杰 武森 严志军 潘新祥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3132019189)。
氧化铟锡(ITO)导电膜具有电阻率低、透光性好、耐高温等优点,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现有加工方法得到的ITO电极尺寸一般为10~200μm,这限制了ITO电极在微纳领域的应用,为解决此限制,在传统湿法刻蚀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无掩模光刻技术对...
关键词:光学设计 ITO电极 湿法刻蚀 无掩模光刻 高精度 
具有ITO电极的QCM设计与性能研究
《压电与声光》2019年第6期861-865,共5页朱琎 尹艳平 马澄 马国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04068);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基金资助项目(KYCX19_1686)
为了提高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检测灵敏度,提出了一种具有氧化铟锡(ITO)电极结构的QCM。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QCM芯片电极区采用密度等效法实现计算量的简化,在通过电极尺寸优化得到具有理想能陷效应的QCM的基础上,采用控制磁控溅射的...
关键词:氧化铟锡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 质量灵敏度 有限元分析 能陷效应 
氧化铟锡薄膜电极的表面修饰被引量:3
《分析测试学报》2018年第10期1182-1191,共10页孙磊 晏菲 周璘 苏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35001;2157512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Z18B050001)
氧化铟锡(ITO)薄膜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导电性高、透光性好)和化学性能,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可进一步拓展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该文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ITO薄膜电极的制备和清洗方法,总结了ITO薄膜电极的表面修饰方法,着重...
关键词:ITO电极 表面修饰 化学吸附 硅烷化 电接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