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文

作品数:1197被引量:185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晓红张涌泉杨小平富世平李小荣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献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孟姜女变文》残卷的缀合、校录及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0
《文献》2009年第2期18-25,F0002,共9页刘波 林世田 
一、敦煌本孟姜女故事文献研究综述 孟姜女故事为我国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习见于历代歌咏诗文。敦煌文献中就有多种孟姜女故事文献。
关键词:孟姜女故事 缀合 残卷 变文 校录 文献研究 民间故事 敦煌文献 
敦煌本“庄严文”初探——唐代佛教仪式上的表白对敦煌变文的影响被引量:1
《文献》2008年第2期42-52,共11页荒见泰史 
前言 在研究界里,法会仪式和讲唱文学之间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前辈学者们的注意,在敦煌文献被发现不久就开始研究了。最早入手的是罗振玉氏,罗氏在《敦煌零拾》(1924)一书里,用“佛由”的名称来介绍了他所藏的三种讲唱文学作品,...
关键词:敦煌变文 仪式 敦煌本 佛教 唐代 庄严 《敦煌零拾》 《降魔变文》 
敦煌变文写卷的文本属性及其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被引量:5
《文献》2004年第3期70-76,共7页富世平 
  敦煌变文的整理校勘,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日臻完善.但由于整理者以对待作家作品的理念对待变文写卷,忽视了变文写卷文本的独特属性,因此现在的整理方式也不无可议之处.……
关键词:写卷 文本属性 敦煌变文 说唱表演 
敦煌文献语词例释被引量:1
《文献》1996年第3期166-173,共8页曾良 
敦煌文献中俗字俗语甚多,今天阅读起来障碍不少,虽经学术界集体努力陆续有所通解,但疑难之处远未彻底扫清。笔者不揣浅陋,将诵习中的体会,择数条罗列于下。如有不当,敬请读者指正。卓齿取血《韩朋赋》:"即裂裙前三寸之帛,卓齿取血,且作...
关键词:敦煌文献 取血 韩朋 俗字俗语 假借字 太平广记 说文 敦煌变文 学术界 通解 
敦煌变文散札被引量:1
《文献》1995年第1期167-178,共12页蒋宗许 
敦煌变文,向称难读。多年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其间障碍颇得扫除,不少篇章庶几可谓文从字顺了。笔者不佞,日昨亦尝留意于斯,近日再将《敦煌变文集》与项楚先生《敦煌文学丛考》(以下简称《丛考》)、《敦煌变文选注》(以下简称《...
关键词:敦煌变文 校议 敦煌文学 王梵志诗 李陵 原文 双音节 专家学者 形近 鲤鱼 
郭在贻教授治学之道
《文献》1993年第2期126-132,共7页张涌泉 
郭在贻,男,生于1939年1月11日,卒于1989年1月10日,终年50岁。他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碑楼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少时讷言敏行,沉静好学。
关键词:方俗语词 敦煌变文 训话 读书生活 敦煌学 敦煌吐鲁番 考释 王梵志诗 浙江省 楚辞学 
《敦煌变文集校议》议
《文献》1992年第4期11-16,共6页段观宋 
近读郭在贻、张涌泉、黄征合著之《敦煌变文集校议》(岳麓书社1991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校议》),深服其审辨校证之精确,同时,又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再议。现记录于下,愿与同道共同探讨(文中依《校议》,首标《敦煌变文集》页码行数)。 9·...
关键词:敦煌变文 校议 变文字义 太平广记 全唐诗 并列复合词 联绵词 校改 涌泉 校证 
《唐太宗入冥记》补校
《文献》1990年第4期161-171,共11页郭在贻 黄征 张涌泉 
收入《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984年重印)中的《唐太宗入冥记》,为王庆菽先生据S.2603所校录。此篇原缺标题(首尾皆残),而且原卷下部横向撕裂,每行下残二至三字,形成许多阙文,遂使难以通读。也由于阙文太多,使得许多俗字...
关键词:唐太宗 敦煌变文 皇帝 校补 上下文 俗字 混用 校录 文集 原文 
关于“不辞”的更正
《文献》1990年第3期238-238,共1页刘瑞明 
《文献》1987年第4期拙文《<唐太宗入冥记>缺文补意及校释》中说到其中"我不辞便道注得‘□□天子’"和《秋胡变文》"吾不辞放汝求学"、《庐山远公话》"不辞与汝解脱(说)"三句中的"不辞"(?)"不能"之误。现在发现"辞"字并无误,"不...
关键词:秋胡变文 唐太宗 敦煌变文 缺文 词义 校释 唐宋 庐山 文献 便道 
《敦煌变文集新书》校议(下)被引量:1
《文献》1989年第3期201-215,共15页郭在贻 黄征 张涌泉 
《汉将王陵变》 876.10 此双后分天下之日。潘校:据校记,《变文集》作"双后",当系误植。乙卷"后"正作"后",今据正。按:甲卷作"向",乙卷作"后’,《变文集》颠倒甲、乙。潘校谓乙卷正作"后",不确。
关键词:文集 俗字 王梵志诗 校记 敦煌写卷 敦煌写本 语助词 音借字 敦煌变文 偏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