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格

作品数:484被引量:122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志刚韩景泉王艳平莫俊华罗天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语言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所谓非宾格-非作格动词分类的性质被引量:1
《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6期810-829,共20页宋文辉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法关系语法化程度及相关问题研究”(20XNL018)的成果。
本文认为汉语非宾格、非作格动词是句法范畴这一观点不合理。其预设的前提不成立:非宾格假说过度理想化,难以找到跨构式、跨语言统一的非宾格性;二者平分不及物动词的模式并非语言共性。汉语研究中提出的句法鉴别式,实质是语用现象,且...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构式系统 信息结构 话题-说明结构 
汉语是作格语言吗?——作格格局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被引量:10
《当代语言学》2021年第1期114-129,共16页罗天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藏语是非问句的类型学研究”(16CYY02)资助
本文尝试厘清类型学对作格的界定,即本质上是动词与核心论元之间语法关系的编码方式,形式上表现为名词、代词上的标记,或动词上的人称标记;在此基础上,分辨了典型作格、广义作格以及若干非作格格局,论证了汉语没有类型学意义上的作格性...
关键词:作格 语言类型 标记模式 非宾格 题元结构 
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句法及语义界定标准被引量:8
《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4期475-502,共28页鲁雅乔 李行德 
本文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界定标准。以往的研究讨论了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结构差异及其衍生机制(Huang 1987;Zhou 1990;Yu 1995;Zeng 2007),但无法完全解释两类动词的分布规律。同时,非宾格现象是否具备...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终结点界性 致使类型 语言获得可学性问题 
汉语的使动转换被引量:8
《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3期317-333,共17页刘凤樨 
本文初稿曾于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第22届年会(IACL-22)(美国马里兰大学,2014年5月)会上报告,感谢在场听众的讨论指教。
汉语的使动转换不仅见于非宾格动词,在非作格动词中也可观察到。本文检视出现在使动转换的双音节复合动词,发现这些动词无论非宾格还是非作格皆具有非施事性,此为汉语使动转换的必要条件。此特征也显现在其他语言,但并非所有具有非施事...
关键词:使动转换 非宾格 非作格 施事性 外力致使 
也谈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兼论信息结构对汉语语序的影响被引量:40
《当代语言学》2012年第4期331-342,436,共12页孙天琦 潘海华 
香港政府UGC资助的GRF项目(CityU148607;CityU146509)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讨论汉语中两类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差异。本文认为"非作格计数句"等结构的存在并不能证明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论元结构相同。虽然两类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都涉及到信息结构对语序的影响,必须满足信息和谐条件,...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信息结构 话题允准条件 信息和谐条件 
二语中的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20
《当代语言学》2010年第1期45-52,共8页李素枝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2009FYY010)
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现象,由于不是母语迁移或目标语输入所致而引起研究者特别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研究的理论基础——"非宾格假说",然后归纳和剖析了二语习得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及其发生机...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被动泛化 非宾格假说 发生机制 
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被引量:68
《当代语言学》2001年第4期253-263,共11页陆丙甫 
本文以当代语言类型学对受事形式标记的跨语言分布的研究为主,介绍了当代语言类型学之功能导向的特点。如果说宾格的基本作用是表示受事,那么几乎所有的语言对宾格的使用都是不足的,即许多(非被动句中的)受事不需要宾格。同时,对宾格的...
关键词:受事 宾格 语言类型学 形式标记 汉语 宾语 语位 统一解释 例外 普遍 
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29
《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30-43,61-62,共16页杨素英 
Perlmutter(1978)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非宾格动词假说之后的二十年间,语言学家对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和相关的句法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这些研究作了介绍,然后讨论了汉语中的非宾格动词现象。本文试图证明:(1)...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汉语 语义 句法 
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被引量:92
《当代语言学》1996年第3期1-16,共16页顾阳 
1.简介 自80年代以来,生成语法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内化的语言(Internalized language,I-Language,Chomsky 1986a)及其机制上。简单地说,内化的语言是指说母语者头脑中一整套基本元素集(a set of primitives)以及将它们经过编译(encoding...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使役动词 生成语法 论旨角色 普遍语法 使役结构 CHOMSKY 语义表达式 论元结构 非作格动词 
复合词研究被引量:60
《当代语言学》1995年第2期1-9,共9页黄月圆 
复合词属于构词范筹。复合词可以简单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词。然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结合也可能是短语。复合词的功能与单纯词一样,是句子中最小的能单独使用、又有完整意义的单位。但是不少复合词既具有明显的词性。
关键词:合词 语义关系 词和短语 名词 功能短语 非作格动词 复合关系 非宾格动词 底层结构 论旨角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