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义耳

作品数:91被引量:1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盛根玉曾敬民王咏诗肖巍孙洪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酸碱试纸在探究古老手工抄纸中的应用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2024年第17期46-47,共2页肖渝圣 
一、课本部分原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段落:第三自然段。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他本想好好欣赏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
关键词:实验安排 用水冲洗 紫罗兰 波义耳 实验室 自然段 助手 
波义耳对“万能溶媒”的研究——基于《怀疑的化学家》的分析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4年第3期435-444,共10页余艳梅 孙洪庆 
“万能溶媒”是炼金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近代化学的早期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波义耳曾对“万能溶媒”进行过长期研究,学界对此有过一些探讨,但其思想认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尚未解决。通过对相关原始文献的系统梳理,分析了波义耳的研究...
关键词:波义耳 万能溶媒 怀疑的化学家 物质理论 
实验室的文学技术与波义耳的科学叙事
《外国文学》2024年第4期134-146,共13页王韵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文学改革研究”(23YJC752022)。
当代学术界通常将科学革命定义为一个划分传统与现代的“奇点”这种“断裂论”预设了科学与文学作为“两种文化”在现代性背景中的“二元对立”,并导致现代世界观与价值观愈发重理轻文、薄古厚今。本研究回溯奠定了当今实证价值体系的1...
关键词:波义耳 科学叙事 文学技术 文学跨学科 
自制酸碱指示剂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7期44-45,共2页邢庆增(文/图) 
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年)从植物中提取汁液制成试纸。他用试纸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实验,最终发明了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其实,用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就能制成酸碱指示剂,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关键词:酸碱指示剂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波义耳 英国化学家 试纸 
变颜色的紫罗兰
《故事家》2023年第13期48-48,共1页薛云天(编译) 元素插画面(图) 小月亮(图)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爱尔兰的利斯莫尔城堡。1654年他移居牛津后,开始研究化学和物理学问题。
关键词:物理学 波义耳 紫罗兰 爱尔兰 利斯莫尔 化学家 
美丽的化学反应
《科学家》2023年第4期63-63,共1页梁琰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定价:58元本书历史部分选取了1660-1860年间波义耳、普利斯特里、拉瓦锡等12位著名的化学家,用精美的手绘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对他们使用过的重要化学装置进行了介绍。欣赏部分用CG图像复原了历史上15套重要的化学反应...
关键词:清华大学出版社 拉瓦锡 化学反应 图像复原 普利斯特里 波义耳 化学家 
火柴发明史
《北方人》2022年第24期19-20,共2页林泉 
17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会使用火,但直到将近200年前,火柴才被偶然发明出来。1669年,德国汉堡的一位炼金术士偶然制造出了磷这种元素。这个发现引起了爱尔兰物理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注意。1680年,波义耳设计出一种涂有一层磷的粗糙...
关键词:人类的祖先 德国汉堡 波义耳 炼金术士 纸片 爱尔兰 火柴 物理学家 
变色的秘密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2年第10期40-41,共2页马基法 
课文再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溅上盐酸的紫罗兰奇迹般地变色,引起了波义耳的深思,他进行实验,最终发明了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能否再...
关键词:地衣 紫罗兰 波义耳 变色 
从植物生长实验看波义耳对水的认识——基于《怀疑的化学家》的分析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2年第3期363-373,共11页余艳梅 孙洪庆 
罗伯特·波义耳的代表作《怀疑的化学家》中,关于植物生长的论述只占很短的篇幅,但与此相关的对水的认识却贯穿始终。植物生长实验促进了他对微粒理论的探索与思考,而他对水的认识则是我们理解其思想体系的一把钥匙。根据原始文献的相...
关键词:波义耳 植物生长  《怀疑的化学家》 
科学的初心 求真也求善
《科技传播》2022年第10期I0008-I0009,共2页袁江洋 
我们今天熟悉的科学文化,始于1644年威尔金斯和波义耳等人在牛津组建的“无形学院”,以及1660年组建英国皇家学会时以科技知识重建伊甸园的蓝图。当代的科学文化,就源自这群科学家既求真,也求善,并将其合二为一的希望。
关键词:英国皇家学会 无形学院 威尔金斯 求善 合二为一 求真 波义耳 伊甸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