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

作品数:11311被引量:167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蔡书成姚云张抒扬王修来马臻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清华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学科读博对博士生学术职业倾向的影响——基于2020年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杨莉 王传毅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高校学位授权点优化调整的逻辑与策略研究”(BIA230211)。
利用2020年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辅以质性访谈,分析跨学科读博经历对博士生学术职业倾向的影响。调查发现整体上相较于未跨学科读博的学生,低度跨学科读博的学生更倾向于从事学术职业,高度跨学科读博的学生更倾...
关键词:跨学科读博 学术职业倾向 博士后 
发光发热,不负时代
《中国期刊年鉴》2024年第1期336-337,共2页张姣 
2018年10月博士后出站后,我加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编辑部(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FESE)。从此,编辑成了除作者和审稿人之外,我与期刊的另一个缘分。以一台电脑,一本期刊,连接世界,了解世...
关键词:清华大学环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审稿人 博士后 
学术评价如何影响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97-108,共12页马立超 姚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流大学参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机制研究”[23CGL060]。
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发现,博士后对评价指标柔性化和激励性评价较为满意,但对学术评价环境和留校转聘制度的评价较低;“操作层”的指标合理性、激励性评价及留校...
关键词:博士后 科研创新能力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破“五唯” 教育评价改革 
他们为什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青年博士职业决策影响机制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教育科学探索》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马立超 
本研究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21名博士后展开深度访谈,通过三级编码来构建青年博士入职决策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发现,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体验反馈构成影响职业选择的四维框架,具体表现为就业形势与职业发展的双重压...
关键词:博士后 青年博士 入职决策 职业选择 扎根理论 
中国博士后科研人才管理制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7
《科学管理研究》2023年第4期97-104,共8页马立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重点课题(编号:20AGL030)。
博士后科研人才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生力军。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博士后科研人才管理制度主要有五类研究视角,即历史发展视角、制度本体视角、主体感知视角、问题识别视角和困局疏解视角。当前学界对博士后...
关键词:博士后 科研人才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 
培养抑或使用:身份定位对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影响——基于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3年第7期132-143,共12页赵祥辉 张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研究”[18JJD880005];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学科认同对博士生学术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2022FG029]。
“教师”与“学生”间的过渡身份定位,使“培养”与“使用”成为影响博士后个体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性因素。研究采用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N=7252),探讨身份定位对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不含...
关键词:博士后 身份定位 培养 使用 职业发展能力 
一流高校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运作机制研究——基于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教育学报》2023年第3期170-183,共14页马立超 姚昊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公平、质量、结构及布局研究”(项目编号:A2021008)研究成果。
随着博士后引进规模扩大化、聘任类型多样化和管理实践差异化,促进博士后科研创新成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后展开问卷调查,剖析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静态要素结构以及动态运作...
关键词:博士后 科研创新 学术环境 管理制度 组织支持 科研效能感 
培养抑或使用:身份定位对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影响——基于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年第1期100-110,共11页赵祥辉 张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研究”[18JJD880005];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学科认同对博士生学术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2022FG029]。
“教师”与“学生”间的过渡身份定位,使“培养”与“使用”成为影响博士后个体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性因素。研究采用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N=7252),探讨身份定位对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不含...
关键词:博士后 身份定位 培养 使用 职业发展能力 
蓬勃发展中的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团队清华大学时空行为与城市治理研究团队
《人文地理》2022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刘志林(文/图) 
清华大学时空行为与城市治理研究团队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志林副教授及其带领的博士后及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目前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2人。团队致力于以时空间行为的视角和方法探索有助于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关键词:研究团队 博士后 行为地理学 时空间行为 硕士生 在读博士生 时空行为 刘志林 
“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如何突破“科研围城”——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68-79,共12页马立超 姚昊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公平、质量、结构及布局研究”[A202100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基金重点课题“一流高校博士后科研评价的制度空间与行为塑造”[ECNUFOE2020ZD036]。
提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是助力博士后突破“科研围城”的内生路径。研究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展开问卷调查,探究个体特征、组织制度和学术环境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运作机制。结果显示,性别、学科类型、聘任类型、毕业院...
关键词:博士后 科研创新能力 学术评价 管理制度 组织支持 科研效能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