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易传》

作品数:58被引量: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大钧张克宾刘光胜林忠军邓立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周易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帛书《要》篇损益卦气说申论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20年第4期61-69,共9页孙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C720019)。
对于帛书《要》篇损益卦气说具体内涵的理解,目前学界主要有五种意见,即八卦卦气说、六日七分说、四时说、九十日说与天门地户说,难以达成一致。立足《要》篇文本,联系卦气说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损益卦气说具有一体不二、浑厚质朴与四时...
关键词:帛书《易传》 《要》篇 损益之道 卦气说 内涵 外延 
帛书《易传》三篇阴阳观辨析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9年第4期14-24,共11页赵涵 
帛书《易传》谈及阴阳概念集中在《二三子问》《衷》和《缪和》这三篇解《易》文献中,《二三子问》开篇言'龙之德',以'龙'之神能总述阴阳变易观,包含能阴能阳和变与不变两方面的内涵,以此突出由变化之极而衍生的宇宙万物化生之义。《衷...
关键词:《二三子问》 《衷》 《缪和》 阴阳 
虞氏易集义:乾卦(下)
《周易研究》2018年第6期5-16,共12页刘大钧 
接续上篇,本文是对虞翻易学之乾卦《文言传》的集义考辨,文中除虞翻《易》注外,主要辑录张惠言、李道平、纪磊、曾钊、徐昂、李证刚等人对虞氏易的注解,在此基础上,笔者特别参考马王堆帛书《易传》之说,对虞氏易学及清代民国诸家之注解...
关键词:虞翻 帛书《易传》 象数 张惠言 徐昂 
从马王堆帛书《易传》看孔子的言语思想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5年第6期11-18,共8页吴晓欣 
通过对《周易》经文"乐其辞"的解读方式,马王堆帛书《易传》就言语问题阐明了如下观点:其一,君子的言与行是招致吉凶的关键,亦是君子与其臣属、民众乃至天地相沟通的重要途径,作为君子,必须谨言慎行;其二,从性质上来看,言有小人之言、...
关键词:帛书《易传》 孔子 言语 慎言 德义 
《淮南子》蕴《易》考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12年第4期3-12,共10页刘大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10&ZD060)
《淮南子》中引《易》或与易学相关的内容,应本之于《淮南道训》。这些内容与帛书《易传》及《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易学古籍都有着十分密切的传承关系。通过相关章节的比较,我们认为《淮南子》中引《易》论《易》的文字,确由帛《易》...
关键词:帛书《易传》 《古五子》 《易阴阳》 京房 
帛书《衷》篇“《川》之详说”章新释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11年第5期10-19,共10页刘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王堆帛书<易传>系统释义与哲学解读"(2009JJD720015)
帛书《衷》篇"《川》之详说"章,是研究孔子《坤》卦思想的重要文献。从目前对此章的校释研究看,很多疑难辞语未得其解,需要进一步疏通解读。在此章中,孔子以灾异观念释《坤》卦辞"先迷后得主","学人"当训觉人,使人觉悟之义;孔子以周代"...
关键词:帛书《易传》 《衷》 《川》之详说 
今、帛本《易传》“刚柔”解《易》的诠释学考察被引量:5
《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27-32,38,共7页徐强 
在任何一个解释活动中,概念范畴都作为重要的前提限定着意义的生成,"刚柔"在今帛本《易传》中就作为基本的范畴性前提而存在。《易传》形成时,人们对"刚柔"的涵义及内在关系即有着一定的基本理解。"刚柔"被用以解《易》时,这些涵义及内...
关键词:“刚柔” 概念范畴 帛书《易传》 诠释学 
尚秉和之“阴阳相须”易理思想辨析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31-41,共11页韩慧英 
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解易有返归汉学的倾向,着重于象数的阐发,其阴阳相须的"易理"思想,有别于易学史中义理派之"义理"。尚先生认为"易理"是存在于《周易》自身的本然之理,"同性相敌,异性相感"的阴阳之理乃"易理"的具体的内涵,进而指...
关键词:尚秉和 帛书《易传》 象数 易理 
从帛书《易传》考察“文言”的实义被引量:9
《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邓立光 
根据对帛书《易传》的考察,“文”的实义,是指外柔内刚的德性,而表现为谦德。这种意义的德性,称为“文德”,是就政治人格而言的德性。故“文言”是“‘文’之言”的意思,义为“有关为政者(或从政者)德性的言说”。
关键词:帛书 易传 文言 文德 
简论帛书《易传》中的卦气思想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45-49,54,共6页井海明 
本文讨论分析了《二三子》、《要》、《衷》等帛书《易传》中所蕴含的卦气思想,说明帛书《易传》与今本《易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卦气思想是与其前的卦气思想一脉相承的,汉代的卦气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建构完善起来的。探...
关键词:帛书 易传 卦气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