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议

作品数:229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树力之姚曼波屈茂辉杨际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卫·路易斯模态实在论驳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王聪 刘可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ZXB087)。
大卫·路易斯模态实在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提供一个相应的模态认识论说明。路易斯本人为了辩护他的模态认识论提出了两个论证:基于类比于数学的论证和基于理论功效的论证。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路易斯的这两个论证并不能实现他的目...
关键词:大卫·路易斯 模态实在论 模态认识论 超内涵 
“孔子出而有经之名”驳议--皮锡瑞《经学历史》的论证问题
《文史哲》2021年第5期120-128,167,共10页黎汉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春秋穀梁传》礼学思想研究”(20BZX046)的阶段性成果。
皮锡瑞不仅主张孔子作六经,还认为“经之名”出自孔子。然而,他在《经学历史》中提出的五项证据都是不能成立的。在此之前,龚自珍《六经正名》已提出了两项皮锡瑞没有面对的反证。要证成“经之名”源于孔子,比证成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更加...
关键词:孔子 六经 皮锡瑞 龚自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区分割裂论”驳议被引量:4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王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编号:16BKS0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既指向结合的“过程”,也指向结合的“结果”,因而具有鲜明的“二重性”。在认识这种“二重性”时,有人形成了所谓的“区分割裂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重性” “区分割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中断论”驳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王朝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编号:16BKS034);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错误思潮评析”(编号:YBNLTS2020-012)。
有观点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非接续性递进,而是呈现出“中断”的现象。笔者认为,该观点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因为:在理论维度,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断论” 驳议 
《老子》第三章愚民说驳议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5期43-48,共6页邓联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夫之《庄子解》注释与疏义”(19BZX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庄子》篇义题解辑要与研究”(12JJD720003)。
古今多有学者认为《老子》第三章是愚民之说。但老学史的考察表明,把本章断为愚民说始于宋儒特别是朱熹,宋以前对本章义旨的诠释并没有愚民思想的痕迹。通过回溯王弼、河上公、严遵等早期学者的注解,结合《老子》全书使用“不争”“无...
关键词:老子 第三章 愚民 
“马恩对立论”驳议被引量: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4期41-49,共9页 曲轩(编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研究”(项目编号:16BZX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是对恩格斯应有的诚挚纪念。然而,至少在英语学界,恩格斯作为一位原创型思想家的声誉却正处于谷底,越来越多的评论者认为,恩格斯从根本上曲解了马克思的思想,造成这一令...
关键词:马恩对立论 马克思思想 英语学界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独特贡献 曲解 评论者 
中国儒学发展中的七个分期--对“三期”“四期”说的驳议(下)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4期102-107,共6页金春峰 
儒学第四期:宋明儒学宋明儒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学”。其新在于,一是消化融合佛、道,特别是禅宗,同时吸收汉儒之阴阳五行之宇宙目的论思想,而以程朱之理气两分、理先于气之形上形下之划分代之,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柏拉图式“共相论”的高...
关键词:中国儒学 心性本体 宋明儒学 阴阳五行 内在超越 实践理性 价值领域 价值学说 
中国儒学发展中的七个分期——对“三期”“四期”说的驳议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金春峰 
关于中国儒学如何分期?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牟宗三(1909—1995)持“三期”说。他将儒学定性为“内圣成德”之教:以挺立道德主体为教旨,以“心性”之学为法门,教主是孔子(前551—前479),正统传人是孟子(前372—前289),荀子(前313—前238...
关键词:中国儒学 道德主体 牟宗三 成德 法门 心性 孔子 教主 
《仁王经》“伪经说”驳议--以隋唐前期三种译本的流通情形为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2期71-78,共8页杨维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研究"(17ZDA233)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于智顗、吉藏、圆测、良贲等人所撰述《仁王经疏》的仔细检索分析,发现了智顗在宣讲《仁王般若经》时同时看到了三种不同的《仁王般若经》译本,而且真谛三藏所撰述的《仁王般若经本记》直到良贲时期仍然在流通。这一事实从另一角...
关键词:《仁王经》 《仁王经疏》 竺法护 鸠摩罗什 真谛 《历代三宝纪》 
北洋法政学子的激情反击——李大钊等人对中岛端《支那分割之运命》的“驳议”述评
《唐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8,共8页李继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S016)
中岛端的《支那分割之运命》,体现了"日本侵华思潮中的乡野鸣叫"。对其虽然不能完全否定,但其基本倾向是鼓动日本参与分割乃至独占中国,这是不能否认的。李大钊等北洋法政学子,满怀爱国激情,将该书译为中文并加"驳议"。这些"驳议"的基...
关键词:李大钊 中岛端 支那分割之运命 驳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