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

作品数:5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勇麟赵稀方陈琳白杨周礼红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岭南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芒种》《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名作欣赏(上旬)》《环球人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香港诗人也斯的成长史
《凤凰周刊》2023年第10期92-95,共4页谈烔程 
中国香港,2013年1月5日,一个潮湿却温和的星期六。相较前几日,能见度变低了,整整9小时,人们都看不清这座城市。电视里滚动着新闻:位于离岛喜灵洲的惩教所里,中港与印巴裔的两帮男囚互殴;一种新的“夜光”蝴蝶兰被培育出来,这一年是蛇年...
关键词:蝴蝶兰 中国香港 兰花 成长史 能见度 供应商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克孜勒也斯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2年第10期68-70,共3页陈孝聪 李文杰 
克孜勒也斯克金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疆托里县齐依求Ⅰ号大型金矿西南部。在矿区西部圈出4条金矿化蚀变带,其中圈出金矿体1条;在矿区东部圈出5条金矿化蚀变带,其中圈出金矿体5条。矿区内分布有一个1∶5万水系沉积物HAS-M-5异常(As-...
关键词:克孜勒也斯克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西准噶尔地区 新疆 
与也斯谈梁秉钧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6期173-181,共9页李孝聪 
要来的人不能来,要去的旅程未知能否成行静止在这里,有些什么在肺里发热,蚀成了两瓣疏落的叶子,喉咙在发痒忍住了许多睡不着的夜晚不敢咳出来,怕惹起周围恐慌的目光,脚步沓杂四边的座位在一剎那撤空了你大概也没有想到,诗中的非典型情境...
关键词:梁秉钧 典型情境 记忆 
由“味觉”寻找“身份”——论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被引量: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徐则慧 
后现代社会之下,食物已成为人们互通有无、身份交流的纽带。香港的混杂性特征使其广泛吸收世界的多方元素,从而构成兼收并蓄的饮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食谱交流,一方面使更多先进的文化具有了超越民族国家的普适性,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
关键词:也斯 食物 后殖民 香港身份 
香港文化书写:从“混杂性”走向“认同性”——以也斯小说创作为例被引量: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4-21,共8页周礼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6BWW005)。
近50年来,香港文学关于香港文化的书写,经历了一个从“混杂性”向“认同性”的渐变过程。大约从1975年至1995年这一阶段可以看作香港文学回归过渡期,这一时期文学集中反映了香港文化的“混杂性”。也斯在前期作品中运用二元对立或多元...
关键词:混杂性 认同性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化身份 
也斯,走遍世界回到香港
《环球人物》2020年第9期107-109,共3页徐学 
也斯去世好几年了,我对香港文学的研究也“退居二线”,但每逢想起香港,想起诗歌和摄影,想起红酒和食物,或者仅仅是在寂寞的时候,就会去书架上找他的书,翻开来看一看。最近疫情严重,打开那首《非典时期的情诗》,我仿佛又听到他粤腔粤调...
关键词:香港文学 情诗 疫情严重 非典时期 
千方百计保障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中国纪检监察》2020年第9期24-25,共2页黄武 
4月初的南疆,杏花、梨花相继盛开,美不胜收。走进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也斯尤勒滚村村民阿布力孜家,院子里的葡萄藤上已长满翠绿的嫩芽。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水喷流而出。这随开即用的自来水,通向千家万户,使得于田25万农村群众彻底告别了...
关键词:葡萄藤 水龙头 也斯 于田县 贫困人口 自来水 
也斯诗歌的跨界美学以及文化反思——解读诗集《蔬菜的政治》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69-72,共4页巫洁莹 
香港作家也斯的诗集《蔬菜的政治》实现了饮食文化与诗歌叙述的跨界结合。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解析也斯如何在艺术技巧和诗歌的内容上呈现诗歌的艺术特征,尤其在内容上,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批判性色彩和哲学式思考,继而从后殖民主义的视...
关键词:也斯诗歌 饮食文化 食物书写 后殖民主义 
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赵稀方 
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有关"吃"的故事。顺着"食物"的线索,爱情的变故,求诸作者独特的香港后殖民立场,这是本文尝试的"考察"路径。
关键词:香港 后殖民 食物 爱情 
论“流散”语境下梁秉钧“发现的诗学”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7年第5期94-102,共9页亚思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华文化和华文文学"(批准号14ZDB080);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学者培养专项"流散汉语新诗的艺术创新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批准号:16CQXJ16)的阶段性成果
梁秉钧将"香港意识"熔炼为一种诗学,或可称为"发现的诗学"。其"发现的过程"藉由观看、倾听和品尝等不同层面展开,打开视觉、听觉及味觉的感官入口,建立个体与世界的关联。其中视觉层面所采用的"移动透视"演变自中国传统山水画,超脱了西...
关键词:也斯 梁秉钧 发现的诗学 流散写作 香港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