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微生物

作品数:39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牟伯中包木太侯兆伟王修林孙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连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发明与创新(大科技)》《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化学工程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加碳源对耐高温采油菌株ZY-3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309-313,共5页司伟民 王佳新 凌猛 孙玉梅 
分别以木糖、淀粉、葡萄糖、石蜡以及石蜡与糖的混合物为碳源,在60℃下静置培养7 d,通过测定菌体生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乳化活性和碳源的残留量,考察耐高温采油菌株ZY-3利用上述碳源的生长以及与表面活性相关的代谢。结果表明,菌株Z...
关键词:耐高温采油微生物 碳源 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乳化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机制被引量:14
《石油学报》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毕永强 俞理 修建龙 伊丽娜 黄立信 王天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06440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华北油田上产稳产800万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E-3507)资助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迁移过程中的滞留特征明显。以2株典型采油微生物Pseudomonas aeruginosa WJ-1和Bacillus subtilis SLY-3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和流动实验研究了其迁移滞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
关键词:采油微生物 运移 多孔介质 吸附 滞留 数学模型 
采油微生物的水动力学尺寸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第10期12-16,共5页毕永强 修建龙 丛拯民 黄立信 俞理 马婧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64402);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2014E-3507)联合资助
为了研究采油微生物运移过程中的堵塞效应和不可入孔隙体积(IPV)效应,基于架桥堵塞理论,建立了应用微孔滤膜实验求取微生物水动力学尺寸(Dh)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SLY-3在不同菌浓和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的Dh,并结合岩心孔...
关键词:采油微生物 水动力学尺寸 孔喉 过孔能力 不可入孔隙体积 
微生物油藏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第22期148-152,166,共6页谢昆 姜康 于登飞 夏文杰 
为更深入了解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建立起有实验支持的微生物油藏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从蒙古林油田水样筛选得到的一株能以烃类为唯一碳源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烃降解菌wj-1(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关键词:采油微生物 油藏 反应动力学 数学模型 
采油微生物YM4中试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广东化工》2014年第21期45-46,56,共3页薛媛 康宵瑜 王蓓蕾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对一株采油铜绿假单胞菌YM4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培养基组成为:糖蜜粉4%,玉米浆0.5%(V/V);最佳培养条件为:500 m 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 L,接种量10%,初始p H 7.2,35℃,180 r/min摇床培养24 h。在此...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鼠李糖脂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发酵 
有机物质对采油微生物向原油运移的影响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年第11期149-151,共3页刘洋 
通过向采油微生物菌液中加入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有机物,对采油微生物向原油运移现象及影响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对原油的乳化现象对采油微生物向原油运移及聚集产生影响。采油微生物受不同有机物的影响不同。乳化能力越强的...
关键词:有机物 微生物采油 原油乳化 
采油微生物在微驱过程中的生长、运移及分布规律被引量:6
《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第5期849-856,共8页柯从玉 吴刚 游靖 谢刚 李青 王冠 牟伯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174092);华北油田公司重大科技项目(No.2011-HB-Z230)
【目的】深入了解现场微生物驱油机理、效果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方法】结合现场微生物驱油过程产出液的跟踪监测及室内物模实验对微生物在地层中的生长繁殖、运移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通过从水井注入的外源微生物...
关键词:微生物驱油 现场应用 物模实验 微生物运移分布 
采油微生物复合菌剂驱油性能评价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年第1期15-16,19,共3页刘蕊娜 
从大庆油田采出液中分离筛选出4种可用于微生物驱油技术的菌株,经梅里埃菌种鉴定仪鉴定,分别为脱蜡棒杆菌、野油采黄单胞菌、志贺氏菌属兼性厌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将4株菌混合发酵培养制成复合菌剂,对其性质及驱油效果进行室内初步...
关键词:复合菌剂 微生物采油 稠油 
采油微生物发酵液中各组分对原油量测定的影响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247-250,共4页王佳新 张丽敏 曹方 王培忠 孙玉梅 
原油量的测定是原油及其产品分析的必要环节,根据芳香烃在255nm具有特征吸收峰,可以通过测定芳香烃量间接表征原油量。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油量,分析采油微生物发酵液中各组分、pH和采油微生物细胞内含物对原油量测定的影响...
关键词:原油 紫外分光光度法 微生物采油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被引量:8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王健 孙玉梅 王培忠 曹方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3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鉴定菌株31#为假单胞菌属,菌株37#和47#均为芽孢杆菌属。以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液态培养所筛菌株,测定发酵液的菌体密度、pH、表面张力及细胞疏水性。结果表明,菌株31#、37#及47#在...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采油微生物 筛选 表面张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