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书签

作品数:96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晓琴张德贵鲁文文徐洋陈荣珠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华侨中学惠州工程技术学校郑州科学技术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脉书签
《早期教育》2025年第7期V0030-V0032,共3页陈惠(文/图) 王春桃(文/图) 梁艳芹(文/图) 
自然之美,蕴于花草树木。树木之美,源于枝繁叶茂。书中存落叶,岁月有霜秋,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书签美化它。《指南》链接: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
关键词:花草树木 自然之美 多种工具 《指南》 大胆表现 叶脉书签 岁幼儿 表现与创造 
小叶脉里的大世界——自制叶脉书签
《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第11期52-53,共2页袁雪 袁涛 
你近距离观察过叶片吗?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实,在叶片里藏着一个由叶脉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它不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帮助人们识别植物的种类。本期就让我们通过自制叶脉书签,一起探索小叶脉中的大世界吧!
关键词:复杂网络系统 叶脉书签 生长发育 小叶脉 近距离 自制 植物 
“两碱”的转化与应用——以“制作叶脉书签”为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年第20期37-39,共3页陈燕 
以"制作叶脉书签"为情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对叶脉书签制作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讨论,能运用"两碱"性质的差异性实现纯碱和烧碱的相互转化;通过对叶脉书签制作后废液处理问题的讨论,能运用"两碱"性质的相似性实现碱性与中性溶液的转化...
关键词:烧碱 纯碱 叶脉书签 
让叶子“发光”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2024年第7期32-33,共2页沈子茗 沈勇兵(指导) 于爱国(指导) 陶玲玲(指导) 
学校成立了科学社,每个学期要开展多次活动,在实验操作与探究学习的同时,同学们也喜欢进行手工制作,其中,制作叶脉书签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的活动。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只留叶脉的书签很常见,可具有隐形文字或图案的、“会发光”的叶脉...
关键词:叶肉组织 手工制作 科学社 探究学习 实验操作 叶脉书签 发光 
制作叶脉书签
《聪明泉(小学1-3年级)》2023年第8期38-39,共2页雨亭(文)  
独一无二的叶脉书签
《小主人报》2023年第5期11-11,共1页韩延希  章莹(指导) 
说到书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你们听说过叶脉书签吗?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由叶脉做成的书签。我一直希望能拥有一片据说是独一无二的叶脉书签。前不久,我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周末的一天,我来到《小主人报》的活动教室,老...
关键词:叶肉组织 叶脉书签 表皮 独一无二 
有趣的叶脉书签
《创新作文(小学1-2年级)》2023年第3期12-13,共2页刘焕懿 彭艳辉(指导)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实验室做叶脉书签。一到实验室,我就发现老师已经准备好做实验的材料和工具了。老师看到我后,笑咪咪地说:“我们开始做叶脉书签吧!”说完,老师往锅里加了几勺白色的粉末。我好奇地问道:“老老师,您往锅里加的是什么东...
关键词:老师 实验室 叶脉书签 有趣 好奇 
初中化学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制作叶脉书签"为例被引量:2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年第5期16-18,共3页吴冰寒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1],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劳动,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具有深远意义.《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
关键词:全面发展教育 初中化学 深度融合 课程结合 大中小学 叶脉书签 有机融入 独立课程 
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被引量:1
《文理导航》2022年第26期94-96,共3页陈婉娟 
基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笔者对学生兴趣高、内容新颖的综合实践活动——叶脉书签的制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本活动中引入叶脉浆以及在叶肉剔除环节根据叶脉的特征合理选用“刷”...
关键词:叶脉书签 生物实践 制作活动 跨学科 
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课程设计--以叶脉书签的制作为例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2年第16期61-64,共4页王纪 赵钰婷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将STEAM教育理念作为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切入点,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通过“叶脉书签制作”,详细阐述了利用STEAM教育...
关键词:小学科学 STEAM教育理念 案例设计 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