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作品数:1788被引量:56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吴俊王国杰叶唐立赖建玲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旧事重提”与意义发现--论《朝花夕拾》的记忆改写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22年第11期181-188,共8页哈迎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教育与现代中国的意义生产研究”(19BZW099)的阶段性成果。
《朝花夕拾》是鲁迅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作为自传性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存在明显的记忆改写问题,尤其是长妈妈的故事与事实出入很大。长妈妈是鲁迅童年时代和祖母、母亲一样对他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女性人物,《朝花夕...
关键词:旧事重提 记忆改写 意义发现 
视觉维度上的《朝花夕拾》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39-46,共8页高秀川 王为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域外版画传播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生态”(2019SJA097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中国文艺的一种阐释:文学与图影的流转”(19FZWB078)。
《朝花夕拾》解读历史中的视觉化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少数几篇研究文章主要把目光集中在“幻灯片事件”上——作为鲁迅最初思想转型焦点的“幻灯片事件”,虽然可以引导一种视觉维度上的论析,但仍显单薄。《朝花夕拾》诸篇所涉及的...
关键词:视觉 《朝花夕拾》 主体性 互文 
如何理解鲁迅思想的“转变”——以《野草》及《野草》前后的鲁迅文本为例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145-153,共9页李玉明 冯爱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意识的重建”(项目编号:15BZW151)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思想和创作是无所谓前期和后期之分的,即没有鲁迅"思想转变"之说。但是,鲁迅思想有一个成熟或完成期,其标志就是《野草》及其写作。借助于《野草》,鲁迅集中地思考了"自我之存在"等人生的或生命的根本问题,在其上鲁迅的世界观和人...
关键词:鲁迅 《野草》 《坟》 《朝花夕拾》 “转变” 思想 
在时间回忆和自由反抗的两端——论鲁迅的《朝花夕拾》被引量:6
《学术界》2018年第9期146-163,共18页胡梅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研究"(批准号:15FZW059)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希望利用回忆弥补心灵和运用回忆来抵抗现实的芜杂、荒凉和黑暗。回忆的时间不是现实的时间,它属于边缘时间,在边缘的时间里作者通过回忆时间的交替、更新、颠覆与重构来重塑自己对于故乡、童年、青年那些人和事的内心神话和岁月印...
关键词:《朝花夕拾》 时间回忆 反抗重生 人鬼之间 记忆改编 
旧事何以重提:《朝花夕拾》的杂感笔法被引量: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107-113,共7页王本朝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批准号:11AZD06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创新团队项目"思想启蒙;社会改造与审美创造--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论"(批准号:SWU1709102)的阶段性成果
《朝花夕拾》在鲁迅创作中拥有独特的意义。在回忆往事之中也表达了丰富的现实感受,过去与现在、记忆与批判相互交织,形成了感伤与反讽、抒情与议论相互交融的艺术特点。鲁迅为何以及如何重提旧事,都与现实境遇和社会批判有关。历史是...
关键词:《朝花夕拾》 现实批判 杂感笔法 
鲁迅手稿校勘四题——以《朝花夕拾》校勘为例被引量:3
《上海鲁迅研究》2014年第3期10-24,共15页王锡荣 
国家社科基金“《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B卷)(项目批准号:12&ZD167)阶段性成果
1982年,孙用先生在《鲁迅全集校读记》的小引中说:'关于鲁迅先生的手稿,自应再作一番校勘的工作,但也只能待诸日后了。'他当时虽然已经看到部分鲁迅手稿出版,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对手稿进行校勘,就于第二年离世了。从那以后,30年过去了...
关键词:合作 机会 先生 小引 纪念馆 手稿 四题 
朝花夕拾:现代性的三重维度与中国电影研究之关系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薛峰 孙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文化与民族主体性问题研究"(批准号:11CZW015)阶段性成果;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民族主体性研究"(编号:2010Z18);浙江传媒学院校级课题(编号:ZC10XJ019)结题成果
本文在重新挖掘西方现代性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并解析现代性的三重维度(隐匿的工具理性、可变的永恒性和批判的反思性)与中国电影研究之关系,并认为就中国电影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而言,现代性理论因其深度、包容度和持久度,仍不失为...
关键词:现代性 维度 中国电影 
论传记文学视野中的《朝花夕拾》被引量:9
《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11期24-29,68,共7页辜也平 
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05JA750.11-44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06BZW055)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朝花夕拾》 传记文学 《藤野先生》 国际学术研讨会 跨文化对话 日本学者 调查结果 短篇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