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

作品数:127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延刚牟钟鉴刘延刚吴振亚何建明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师范学院中国道教协会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英才》《中国道教》《宗教学研究》《文史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科学阐释道教文化的得失刍议——民国时期陈撄宁的仙道观之反思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2-56,共5页吴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11XZJ007)。
陈撄宁是近现代道教史上影响最大的道教学者。他主张内丹学不便墨守成规,而要随时代进行演变与改进。道教内丹学主张,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即人道与仙道是顺逆的关系。这是内丹学的基本原理——仙道观。与以前的内丹学相比,陈撄宁把内丹...
关键词:陈撄宁 内丹 仙道观 
陈撄宁的内丹性命功夫论——《〈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探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5-63,共9页丁常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11XZJ007);2020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陈撄宁对内丹学的现代诠释及其启示”(SK2020A0009)。
陈撄宁《〈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既是应对外来文化宗教入侵之作,又是近代道教文化转型之际的产物。该诗注涵盖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和炼神还虚等内丹功夫次第思想。陈撄宁的内丹功夫次第论与北派丹法有较大差别,属于刘迅...
关键词:《〈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陈撄宁 内丹 性命功夫 
“宗教”译词的确立与“中国宗教”研究基本范式的形成
《人文论丛》2018年第2期113-120,共8页姚彬彬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项目编号:14JZD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门弟子’缪篆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7FZX012)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文化呈现出'古今中西'交汇而在整体上重铸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由于西方学术与观念的传入越发全面,国人越发深刻感受自身至少在当前已经'百事不如人',但出于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动机,一直以来以老大帝国自居的文化先进...
关键词:陈撄宁 基本范式 欧阳竟无 古文经学派 六经注我 新儒家 研究立场 
民国时期陈撄宁“弟子”的内丹思想概论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10期57-66,共10页丁常春 吴振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项目编号:11XZJ007)结项成果
民国时期,汪伯英等人对求法、性命论、玄关、火候、炼己筑基等阐述是对陈撄宁内丹思想继承和丰富。汪伯英等人用科学知识诠释内丹学之精气神内涵,精气神炼化之理,这是奉行陈撄宁的内丹学科学化的主张。
关键词:汪伯英 洪太庵 内丹思想 
浅析陈撄宁的内丹基本理论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1期19-24,共6页丁常春 吴振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以内丹学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11XZJ007)成果
陈撄宁是近现代道教史上影响最大的道教学者。他主张,内丹学不便墨守成规,而要随时代进行演变与改进。本文通过对陈撄宁的性命双修论、内丹派别论、内丹入门之门径和条件、内丹口诀论、止火火候论、内丹学之原则以及内丹学之社会功能之...
关键词:陈撄宁 内丹 
教界与学界《太平经》研究之比较——以陈撄宁与汤用彤、陈寅恪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阶段性成果(编号11CZJ001)
在研究《太平经》的过程中,陈撄宁一方面证实了陈寅恪、汤用彤关于《太平经》的一些观点,另一方面也以新视角对陈寅恪、汤用彤之说多有推进,并开启了内在理路的《太平经》研究。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各尽其妙,使学界和教界对早期道教与《太...
关键词:陈撄宁 汤用彤 陈寅恪 太平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