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

作品数:1044被引量:2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冀诚王辉斌范正群单正齐韩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佛教协会西藏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大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净土判释疑难的探究--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132-138,共7页陈源鸿 
世亲《往生论》说弥陀净土超越三界并且不摄受二乘种姓,这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极乐世界有无量声闻众相违。昙鸾会通二者,认为极乐净土不生二乘种姓,但不拒绝他们居住于此,望月信亨认为昙鸾之释有违世亲原意。智顗与唯识家以...
关键词: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净土 大乘佛教 世亲 摄受 种姓 成佛 三界 
西游斗法:打打杀杀为哪般?
《中华遗产》2023年第6期28-35,共8页火火 
斗法,是《西游记》中最好看的情节。其实,一场场斗法好戏的背后,包含了僧侣吸引大众信赖佛法的良苦用心,更隐喻了一条入世间修行成佛的必由之道。为何斗法:信佛还是信外道?看谁的法力高《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着重阐释了破除...
关键词:《金刚经》 大乘佛教 成佛 佛理 《西游记》 修行 佛法 斗法 
华严十地图像特征与信仰浅析被引量:1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年第1期379-392,496,共15页丰悦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阶段性成果
华严十地说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理论,十地指菩萨经过渐次、不退转修行成佛的十个阶段。此说最早于西晋时进入中国,初期以单行本流传,后被收入《华严经》,以《华严经·十地品》的形式传播。《华严经·十地品》主要讲述金刚藏菩萨承佛威...
关键词:《华严经》 华严经 不退转 大乘佛教 成佛 十地 修行 图像特征 
隋唐“无情有无佛性”之争与佛教中国化转型
《法音》2021年第12期48-48,49-54,共7页田湖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9年规划项目“隋唐佛性思想的演变与佛教在中国传播转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ZJ01。
印度大乘佛教提倡"种姓差别说",如瑜伽行派《瑜伽师地论》就提出了"五种性说",即"声闻种性""独觉种性""佛种性""无种性"和"不定种性"等。其中,"定性二乘"及"无种性"的有情众生"不能成佛"。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同版本的《涅槃经》相继...
关键词:《瑜伽师地论》 佛教中国化 瑜伽行派 大乘佛教 《涅槃经》 佛性 成佛 种性 
《六祖坛经》里的平等观
《互联网周刊》2020年第24期66-66,共1页崇文 
《六祖坛经》以自传式的叙事,记录了六祖惠能的一生:从北上学佛到继承顿教衣钵并南下弘法的事迹。《六祖坛经》标志着中国南北佛教的分立,形成了大乘、小乘佛教的区分,也开创了另一种成佛观:佛即觉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惠能认为,生死...
关键词:顿悟成佛 大乘佛教 顿教 惠能 学佛 弘法 人人平等 天堂地狱 
大同云冈第5、6窟图像构成分析被引量:6
《敦煌研究》2019年第3期17-31,共15页王友奎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云冈石窟第5窟造像大体存在统一规划。主体三世佛造像外,侧壁佛龛多为释迦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等尊像的排列组合,这一组合源于第7、8窟主室北壁,在第二期洞窟中成为填充壁面空间的流行元素。第6窟中两种思想主题并存,其北壁下层龛...
关键词:云冈第5、6窟 造像思想 大乘成佛 《法华经》 弥勒信仰 
馆藏木雕地藏菩萨造像及其信仰研究被引量:1
《文物天地》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马飞 
地藏,是大乘佛教中的大菩萨。唐玄奘译《地藏十轮经》称他是"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该经认为他像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善根种子。在中国佛教中,地藏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尊为四大菩萨,他以"众生度尽...
关键词:地藏菩萨 地藏十轮经 地藏像 自我牺牲精神 大乘佛教 中国佛教 全跏趺坐 成佛 文殊 摩尼珠 
红尘喧嚣 建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中国商人》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济群 
中国传统的儒家强调德制,而西方现代的民主社会则重视法制。道德是靠内在的自觉,法律是通过外在的约束。道德教育是长远的,法律作用则是及时的。人类几千年文明,始终在探讨理想社会的建设,希望因此过上幸福生活。今天,发达国家的社会制...
关键词:道德教育 无量无边 药师经 无上菩提 三聚净戒 大乘佛教 菩萨道 成佛 一切众生 教育内容 
神秘的乌苏雪山大佛
《新疆人文地理》2015年第7期78-81,共4页张俊豪 
一乌苏雪山大佛位于新疆古城乌苏市南部天山山区50多公里处的待甫僧。站在312国道旁向南眺望,巍巍天山就如同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蜿蜒巍峨地盘踞在戈壁滩的尽头。这条巨龙的中部,有一座海拔3 946米的巨大山峰,常年被洁白的雪花所笼罩,...
关键词:腾空而起 云雾缭绕 蒙古语 “金三角”地区 立地成佛 内地省份 大乘佛教 绿洲经济 潭柘寺 松树林 
大善:东方伦理道德的制高点被引量:1
《法音》2015年第10期29-32,33,共5页释本性 
对于东方文明之象征——儒、释、道的精髓,有人概括为"生命之学",有人概括为"和文化",有人概括为"包容精神",有人概括为"内求修身、克己谦让"之理念,如此等等,都有启人哲思之益。比丘本性今拟以"大善"来统合东方文明,尤其东...
关键词:东方伦理道德 东方文明 包容精神 哲思 大乘佛教 佛教思想 成佛 大安乐 一切种智 诸恶莫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