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

作品数:402被引量:1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海英王守国郭艳华宋皓琨韩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密”的陳與義研究與陳與義的“近密”詩學——讀王宇根《萬里江湖憔悴身——陳與義南奔避亂詩研究》
《新宋学》2024年第1期321-327,共7页周劍之 
在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最耀眼的诗人当属陈与义。五六百首的存诗从数量上看也许算不得多,但卻有着高度精熟的样貌和通贯始终的诗学追求。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特别提出“陈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並将其与杨万里“诚斋体”並列,推举...
关键词:一祖三宗 陈与义 沧浪诗话 江西诗派 《清明》 宋末元初 简斋 诚斋体 
杨万里在永州
《高中生(作文)》2024年第10期62-62,共1页实分钟(整理) 
绍兴二十九年(1159),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调往永州任零陵县丞。杨万里到任不久,便结识了张。在张的引荐下,杨万里见到了当时滴居永州的原宰相张浚。张浚勉励杨万里为学、为人和为官都要奉守“正心诚意”的准则,杨万里“服其教终身”,并...
关键词:杨万里 永州 诚斋 零陵县 张浚 正心诚意 
论诚斋诗的郡斋生活书写与诗意空间营造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8-63,共6页丁秋玲 
杨万里因丰富的地方仕宦经历和对郡斋生活的深刻体验,创作了数量巨大的郡斋篇什。这些诗作依托郡斋这一政治文化空间,展现了衙署办公、郡圃散策、书斋幽处等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农事民生的关切、对家乡风物的怀念与仕隐抉择下的...
关键词:杨万里 郡斋生活书写 仕宦心态 诚斋体 
论运河行旅与“诚斋体”的形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19-526,共8页赵豫云 
2019年度洛阳师范学院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隋唐时期大运河与文学研究”(2019-PYJJ-017)。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变化频繁且自觉。博览诸家后,他悟到作诗需走出书斋,面向自然和社会,即所谓的“诗在山林”“只是征行自有诗”。杨万里在几乎贯穿其一生宦游的运河行旅中共留存两百余首运河诗,主要集中在他为官常州等运河城市时,或是...
关键词:运河 淮河 杨万里 诚斋体 “活法” 
玲珑剔透 妙趣天成:情理相融的动静小世界——杨万里《小池》鉴赏
《文史知识》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沈文凡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生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在永州时,得遇南宋主战派名将张浚,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遂“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日诚斋”...
关键词:杨万里 永州 主战派 诚斋 情理相融 张浚 正心诚意 
从《诚斋易传》看宋儒著作在明代后期的刊刻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52-63,共12页谢辉 
杨万里《诚斋易传》在南宋后期曾被广泛传刻,今尚有同板之建刻坊本二部存世。元代还曾出现与程颐《伊川易传》合刻之本。明代前中期,此书因无人翻刻而一度濒临绝传。至于嘉靖二十一年和二十三年,才先后出现了尹耕刻本和朱当■刻本。二...
关键词:诚斋易传 杨万里 尹耕 嘉靖刻本 
清人注杜订误一则
《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118-118,共1页王春翔 
黄生《杜诗说》、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是影响较大的清代杜诗注本。三家在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一诗时,都引用或提到了杨诚斋的评语。黄注谓“杨诚斋云:杜排律多矣,独此琼枝寸寸是玉,栴檀片片皆...
关键词:《杜诗详注》 杨诚斋 仇兆鳌 上海古籍出版社 黄注 潘德舆 黄山书社 
勤政爱民的杨万里
《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上旬)》2024年第8期2-3,共2页董奕然 
杨万里(1127-1206),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提起杨万里,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他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殊不知,他还是南宋的一位官员,勤政爱民。
关键词:杨万里 勤政爱民 爱国诗人 江西吉水 诚斋 南宋 
荷塘泛舟
《中国农资》2024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夏贤富 
盛夏的雨后,撑一叶蚱锰舟,穿梭在荷花丛中。行至花深处,收桨,仰面躺在船上,看蓝天上白云悠悠、看高高的花与叶,小森林一样将自己遮蔽,这恐怕是夏日最惬意的事了。这其实是一个旧梦,古往今来,已被很多人做过。警如诚斋先生杨万里,某天午...
关键词:杨万里 昭君怨 一叶扁舟 诚斋 悠闲 
品诚斋文气,寻庐陵正气——读杨万里《至永和》
《初中生之友》2024年第17期18-19,共2页陈苏娟 
明初《东昌志》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永和,濒临赣江,自古繁盛,被称为“舟东一大都会”。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足迹和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杨万里的《至永和》。至永和(1)杨万里出城即便见青原(2),正在长江出处天。却到...
关键词:杨万里 庐陵 诚斋 青原 大都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