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

作品数:2255被引量:196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安春崔恒敏汪铭书彭西程国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感染鸭源小鹅瘟病毒QH-L01株樱桃谷雏鸭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
《浙江农业学报》2018年第6期932-938,共7页陈兵 徐婧 罗启慧 黄超 刘文涛 吴洪 陈镜妃 陈苹 高琪 马文静 陈正礼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I03B01);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3YQ49085906)
探究人工感染条件下,鸭源小鹅瘟病毒QH-L01株对樱桃谷雏鸭各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以期阐明QH-L01的病理发生规律及特征。实验组以每只0.2 m L(10^(6.54)ELD_(50))的剂量肌肉接种30只2日龄樱桃谷肉鸭鸭源小鹅瘟病毒,对照组的鸭接种...
关键词:鸭源小鹅瘟病毒 樱桃谷肉鸭 病理变化 损伤 
鸭传染性浆膜炎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对后代雏鸭的保护被引量: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年第2期120-123,共4页赵青松 汪铭书 程安春 朱德康 
国家现代农业(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3-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家禽重要传染病防控净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5BAD12B05)";四川省创新团队项目(12TD005;2013TD0015;2011JO0040)
为研究鸭传染性浆膜炎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对后代雏鸭是否具有保护力,本研究采用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于产蛋前免疫种鸭,并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收集的鸭蛋中卵黄抗体和对应批次孵育出的雏鸭血清抗体变化规律,以及后代雏鸭从...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 母源抗体 消长规律 保护力 
简述鸭、稻共作实用技术
《水禽世界》2012年第3期40-42,共3页张胜富 汤业潮 薛敏开 赵永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2B08);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08362);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2009GJCI0023)
鸭、稻共作就是将雏鸭放入栽插后十天左右的秧苗田,让其在田间活动栖息,直到水稻抽穗为止(约80d左右)。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消灭秧田杂草和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鸭子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大米和优质鸭...
关键词:鸭稻共作 鸭子 稻田 雏鸭 水稻生长 饲养模式 秧苗 杂食性 田间害虫 农民增收 
鸭胚卵内注射rhIGF-1对其出壳后卵泡抑素基因表达及胸肌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畜牧兽医学报》2011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丁庆峰 刘贺贺 陈禧 张荣萍 万一 李林森 李亮 王继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B2B08);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081062610)
本研究通过卵内注射技术,注射120、100、80和0(对照组)ng.mL-1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的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雏鸭 卵内注射 rhIGF-1 肌纤维 FOLLISTATIN 
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肝脏细胞DNA的损伤效应被引量:7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821-827,共7页王瑞国 侯水生 苏晓鸥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D12B03)
【目的】(1)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不同染毒水平(3,30,300μg·kg-1BW)染毒后,在不同时间点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情况;(2)探明AFB1染毒剂量及染毒时间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之间的关系,为AFB1遗传毒性提供研究模型。【方法】96只雄性北...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 DNA损伤 彗星试验 雏鸭 
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DNA损伤被引量:2
《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第9期45-50,共6页王瑞国 苏晓鸥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饲料安全关键因子监测评价新技术研究"(2006BAD12B03-07)
试验旨在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对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雏鸭经AFB1灌胃染毒,2 h后分离肝细胞,并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测定DNA损伤。结果显示,AFB1能够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表现为尾长、尾部DNA百分含...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 彗星实验 DNA损伤 雏鸭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年第8期664-666,共3页何庆雄 程安春 汪铭书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Z06-017);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F000273)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高、死率高等特点。1950年,Levine等首次在美国纽约长岛分离到DHV-1,随后许多国家相继有此病...
关键词:Ⅰ型鸭肝炎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诊断方法 VIRUS 上海地区 发病率 传染病 雏鸭 
用黄曲霉毒素B1单抗介导免疫组化法检测雏鸭感染黄曲霉毒素的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4
《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第8期2460-2466,共7页程安春 刘艳丽 朱德康 汪铭书 胡骑 陈孝跃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F00024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Z06-0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906/NCET-06-0818);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项目(SZD0418)
【目的】(1)建立单抗介导的、能够对黄曲霉毒素AFB1进行亚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方法;(2)探明AFB1侵染和分布于雏鸭靶器官(细胞)规律,为阐明AFB1对雏鸭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为AFB1感染人类提供研究模型。【方法】(1)利用AFB1单抗、...
关键词:免疫组化 黄曲霉毒素 雏鸭 侵染 
感染RA和DVHV雏鸭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4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第6期11-13,共3页李国勤 卢立志 王德前 沈军达 陶争荣 原爱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4B06-01);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C12005-01)
为深入探讨鸭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浆膜炎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比较分析缙云麻鸭与绍兴鸭免疫功能与抗病性能,为蛋鸭抗性选育提供依据,试验分别以鸭疫里默杆菌(RA)和肝炎病毒(DVHV)人工感...
关键词:雏鸭 病毒性肝炎 传染性浆膜炎 免疫功能 动态变化 
鸭肿头出血症病毒强毒的致病性及感染组织细胞的超微病理变化被引量:1
《中国兽医科学》2007年第12期1017-1023,共7页张舍郁 朱德康 程安春 汪铭书 沈婵娟 李传峰 张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Z06-0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906/NCET-06-0818);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后续项目(07ZQ026-132);四川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05JY029-109);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项目(SZD0418)
将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强毒株以不同途径接种10日龄鸭胚,研究了病毒在鸭胚中的繁殖规律,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感染鸭胚各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变化,同时用DSHDV人工感染不同日龄雏鸭,比较了不同感染途径对雏鸭的致病性和对不同日...
关键词: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 人工感染 鸭胚 雏鸭 致病性 超微病理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