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边

作品数:132被引量:1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东人达李绍先徐君孙宏年马千惠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以来清末川边治理研究鸟瞰
《西藏研究》2024年第1期123-130,159,共9页潘崇 蒋小迪 
福建省2021年度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清代康巴藏区治理政策史研究”(项目编号:JSZM2021017)阶段性成果。
清末,随着西南边防危机日趋严峻,清政府着意强化对川边地区的经营与管控,成为西南边防构建与川边藏区治理史上的重要一页。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清末川边治理的研究不断推进,取得长足进展,主要表现为专题性深研逐渐取代宏观性审视、研...
关键词:改革开放 清末 川边治理 
档案所涉清季赵尔丰川边教育改革及其办学成效被引量:2
《西藏研究》2020年第2期43-55,共13页林松 康欣平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晚清驻藏官员及其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8XZS043)阶段性成果。
川边藏族子弟如何接受近代新式学堂教育,是西南边疆教育史关注的重要课题。根据川边历史档案所载,在1906-1911年前后,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在边疆民族危机和"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于川边地区设置关外学务局划分学区,多方劝谕民众子弟就学...
关键词:清末 赵尔丰 川边 教育改革 
1916-1917年殷承瓛出任川边镇守使及其治边探析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20年第2期56-63,共8页裴儒弟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张毅到陈遐龄:川边镇守使治理康区之研究"(项目编号:19YJC850012)阶段性成果。
殷承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滇军将领,1916年护国战争胜利后,滇军据川,前任川边镇守使刘锐恒下台,四川督军蔡锷举荐殷承瓛出任川边镇守使。殷承瓛上任后,积极经营川边,如查办"傅青云叛乱"事件、整治粮税积弊、管理宗教事务等,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川边镇守使 殷承瓛 治理 川边 
清末川边治理之一瞥——以锡良、刘廷恕关系演变为中心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18年第4期40-46,共7页潘崇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锡良与清末新政研究"(项目编号:13CZS05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批特别资助项目"民族国家视域下清末锡良边疆新政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T60233)阶段性成果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四川总督锡良奏参打箭炉厅同知刘廷恕,以致古稀之龄的刘廷恕被清廷革职,此事为清末川边史上颇动视听的一件大事,然学界对其内情则无讨论。依据锡良档案史料,可以发现两人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相互信任到相互指责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锡良 刘廷恕 打箭炉 川边 清末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时期巴塘“凤全事件”的起因及其影响被引量:6
《西藏研究》2017年第6期34-40,共7页李何春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清代以来川滇藏交界区盐税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5XMZ012)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时期,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巴塘被戕杀,史称"凤全事件",该事件的发生震惊中外,这是清末发生在巴塘境内数次事件中影响最深、性质最恶劣的一次。目前,学界对该事件的起因,已有一定的讨论,大多认为凤全强制推行限制当地寺...
关键词:川边 改土归流时期 凤全事件 起因 影响 
双语教育:清末川边藏区兴学之关键——兼谈清末川边藏区双语教育的基本模式被引量:3
《西藏研究》2011年第1期96-102,共7页姚便芳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川边藏区进行了以改土归流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其中,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语言问题,因此,藏汉双语教育成了改革的重要内容。当时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有:师资培养模式和普及教...
关键词:双语教育 清末 川边藏区 兴学 基本模式 
近代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与川边社会--以《教务杂志》史料为中心的介绍探讨被引量:5
《西藏研究》2010年第6期57-70,共14页冯宪华 
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传教士叶长青(James.Huston Edgar,1872~1936年)是清末民国时期川边传教布道的重要人物,著述颇丰,在人类学、地理学、考古学、宗教学等方面有一定建树。他还对川边嘉绒藏族和白石崇拜宗教信仰进行过考察...
关键词:叶长青 川边 教务杂志 
清末屯垦政策在川边藏区的实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5
《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16-22,共7页刘祥秀 郭平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90302002;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成果
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为切入点,利用大量历史文献及档案资料,分析了清末中央政府在川边藏区实行的屯垦政策。根据分析,认为此次屯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边藏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限于自然环境的制约,清政府对此次屯...
关键词:清末 川边藏区 屯垦政策 环境影响 
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的宏观历史分析被引量:9
《西藏研究》2001年第3期82-87,共6页马菁林 
关键词:课题 数学 结论 清末 重大 改土归流 藏区 藏学研究 清王朝 历史事件 
试论1917年—1918年川藏纠纷的性质
《西藏研究》1991年第4期138-146,共9页喜饶尼玛 
1917年7月,驻守昌都一带的边军与藏军因故起衅,战火陡起,川边十余县尽落藏军之手。英人亦插手其间,频繁活动。此后虽经“和谈”,但昌都等地悉归西藏地方政府统辖。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西藏地方政府背叛祖国,分裂西藏。...
关键词:地方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西藏研究 北京政府 十三世达赖 川藏战争 川边 昌都 袁世凯 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