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高腔

作品数:144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建华俞为民景安东薛梅熊英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音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神州》《文史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谈川剧高腔音乐中的“板腔化痕迹”
《戏曲研究》2023年第4期197-211,共15页魏源 
川剧高腔音乐虽系曲牌体,但在流变过程中已出现诸多板腔音乐的特征,笔者姑且称其为“板腔化痕迹”。通常认为,川剧高腔是在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基础上融合四川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承袭了弋阳诸腔(或称“高腔家族”)“金鼓击节”“不披管弦...
关键词:青阳腔 川剧高腔 曲牌体 板腔 弋阳腔 流变过程 音乐 
地方戏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以川剧高腔《欲海狂潮》为例被引量:5
《戏曲研究》2009年第3期58-69,共12页郑传寅 
戏曲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戏剧样式,这种鲜明的民族性既使戏曲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也使它难以担当起跨文化传播的重任——与汉儒文化圈差异很大的欧美接受戏曲颇为困难,戏曲传播欧美戏剧文化也决非轻而易举。然而。
关键词:欲海 跨文化传播 戏曲作品 戏剧样式 戏剧文化 奥尼尔 地方剧种 现实主义手法 地方戏曲 虚拟动作 
川剧:五种声腔昆为首
《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136-147,共12页陈国福 
中国昆曲艺术已于2001年5月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确认了昆曲独特的文化特性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中的特殊价值。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的单声腔剧种,昆曲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湖南以及上海...
关键词:昆曲艺术 川剧艺术 戏曲研究 四川省 川剧高腔 曲牌 传统剧目 艺术魅力 昆腔 漫画化 
浅议舒颐班抄本《梅喜缘》
《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180-191,共12页熊英 
川剧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除灯戏为本土所产之外,其余四腔皆属外来声腔。各种声腔发展至今,高腔无疑是地位最突出、地方特色最浓郁、最能代表川剧的,因为其发展历史悠久、现存川剧剧目也以高腔戏占大多数,高腔还拥有锣鼓帮打唱...
关键词:青梅 聊斋志异 抄本 川剧高腔 浅议 川剧艺术 昆曲 晚清时期 戏曲研究 四川省 
21世纪初川昆研究中几个有待深入的问题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114-119,共6页杜建华 
2007年5月24日至26日,川昆抢救继承展演暨中国地方戏与昆曲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次展演和研讨活动标志着川昆以自己的抢救继承和深厚积淀赢得人们的重新审视,开辟了昆曲与地方戏研究的新领域。本刊从会议收到的二十余篇论文中选取与川昆...
关键词:世纪初 昆曲 川剧艺术 四川省 川剧高腔 抢救 剧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度重视 研究院 
川昆的形成与振兴
《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120-135,共16页邓运佳 
若以方位来概括中国戏曲声腔的音乐特色,似乎'西高东低,南婉北昂'比较切合实际。这既合符我国的山川形胜,又合符东西南北的歌唱特点。这不是指戏曲声腔系统,只是指唱腔特色,故不违背地方戏'多元化'的原则。而作为全国移民大省之一的四川...
关键词:昆曲 川剧高腔 四川 戏曲研究 艺术特色 传统剧目 曲牌 长生殿 生存与发展 观众 
川剧高腔来源新探被引量:2
《戏曲研究》2004年第1期146-157,共12页杜建华 
川剧高腔,是中国戏曲高腔剧种中结构形式最复杂、音乐内涵最丰富、发展水准最高的一个分支系统。长期以来,经过历代川剧艺人的创造、精研,将这一以"帮打唱"为主的音乐结构形式推向了成熟完善的境地,成为中国戏曲高腔系统中当之无愧的代...
关键词:川剧艺术 弋阳 青阳腔 辰河戏 目连戏 中国戏曲 湖广填四川 戏曲研究 班友书 演出习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