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法

作品数:106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董菲蕃郑堆何伟张慧慧廖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杭州飞来峰“取经传法图”浮雕再探讨
《美术大观》2025年第1期7-15,共9页常青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的“中国佛教雕塑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JZD042。
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第46~48龛的“西游记图”与“传法图”浮雕反映了10世纪以后对中国佛教祖师崇拜的深入。第46~48龛是统一设计完成的,分别表现三组内容,即西游记、佛法初传、达磨神迹,共同表现佛法传播东土的主题;第46、47龛表现的是...
关键词:飞来峰 西游记图 朱八戒 达磨 宋云 
隋代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中的佛教思想与图像演变研究
《美术文献》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陈雨 
河南安阳灵泉寺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文章旨在填补在隋代大住圣窟研究方面的空白,重点探讨窟内南壁二十四祖传法圣师的身份及其相关主题。分析传法圣师组合图像的变迁,整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图像的发展变化,可...
关键词:大住圣窟 末法 传法圣师 刻经引言 
创造性生成与书风理路的毕现——徐传法《金代书家与书风嬗变研究》意义略论
《荣宝斋》2024年第6期272-277,共6页靳悦 
一彰显金代书法的灿然可观:一流书家与书迹菁萃(一)以“创造性”重新鉴赏金代书家传统观念认为,金代书法未能涌现出一流书家。金代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并处于分裂的时期,历来不被视为正统。这导致了对金代书家研究或多为寥寥数笔的知识性...
关键词:金代书法 书风 书法史 少数民族政权 价值评价 书迹 书家 创造性 
五代北宋时期禅宗传法的地理进程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6期27-41,共15页葛洲子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五代北宋时期禅宗传法的空间扩展”(19XJC730001);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宋金时期禅宗传法地理研究”(21SZYB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魏晋隋唐交通与文学图考”(18ZDA247)的阶段性成果。
五代以降,禅宗传法呈现出各地多头并弘之势。提取灯录等文献中的禅师数量及传法时空信息,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可以动态、系统展示五代北宋时期禅宗僧团传法的空间分布,复原禅宗传法的地理进程。由此进一步归纳五代和北宋两个时期禅宗传...
关键词:五代北宋时期 禅宗传法谱系 历史佛教地理 
中国佛教代表团赴日参加“兰溪道隆来日传法纪念系列活动”
《法音》2024年第4期40-40,I0002,共2页王兆天 
本刊讯为纪念我国南宋时期僧人兰溪道隆禅师赴日传法,2024年3月21至25日,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为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身振法师,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宽旭法师为副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
关键词:兰溪道隆 佛教协会 纯一法师 佛教界 佛教交流 弘法利生 展望未来 副团长 
拂去金代书法史的尘埃——徐传法教授《金代书家与书风嬗变研究》读后
《书画世界》2024年第3期95-96,共2页徐发 
近年来,随着书法史研究的深入,书学成果大批涌现,研究方法亦趋向多元。但揆诸相关成果,书法史的研究重心仍集中于明清及近现代,关于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交融的辽金元书法,仍处于书法研究的边缘地带。最近,徐传法教授《金代书家与书风嬗变...
关键词:书法研究 书法史研究 金代书法 书风嬗变 文化交融 辽金元 少数民族 边缘地带 
历史意识与问题意识——徐传法《金代书家与书风嬗变研究》评介
《书法》2024年第2期166-167,共2页崔潇涵 
史学研究中对“碎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离不开对“碎片化”这一时弊的反思和理解。有学者认为,“碎片化”的历史研究“满足于史料的堆积,而缺乏对历史的思考,缺乏深层次的思维,轻视理论和整体研究的倾向”1。而避免“碎片化”就涉及到...
关键词:碎片化 历史图景 史学研究 概念的理解 意识 
六朝时期的南海商人及其贸易网络
《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11期163-170,共8页谢振华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北朝石刻文献所见青齐地缘性研究”(项目编号:22DLSJ04)的阶段性成果。
六朝时期连接海洋与陆地贸易的群体,最初因肤色较黑被统称为“昆仑”,齐梁之际始称“南海商人”。这一共同的身份标签,实际掩盖了群体成员之间地域、身份的差异,其中既有异域商贾,也有本国替主人经商的奴客。南海商人概称的变化反映出...
关键词:六朝 南海商人 传法高僧 贸易网络 丝绸之路 
历史美学中的“类”与“典型”——兼析《后汉书》“类传法”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00-111,208,共13页路新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历史美学的理论与实践”(18FZS031)。
以历史美学的规定性为视角,“类”与“典型”相通。中国传统史学的“类传法”表现出“类”与“典型”的诸多面相。《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类传法体制又有所创新,其以“类”传人,旨趣落在以“多”见“一”,通过“类”的集中...
关键词:历史美学  典型 《后汉书》 
宋僧契嵩著“传法三书”文献所见问题探微--兼论各藏经版本优劣
《法音》2023年第2期15-24,共10页任连明 
2020年广西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僧人契嵩‘传法三书'文献整理研究”<20FYY006>;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项目《五灯会元》汇校集注<2022KFXM05>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原,但是最早的汉译佛经何时何人何地译出已难以考证,但是就目前的资料来看,东汉桓帝时译僧安世高是大规模汉译佛经第一人,之后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庞大的汉文《大藏经》。“我国的大藏经...
关键词:《大藏经》 佛教文献 汉译佛经 安世高 契嵩 雕版印刷术 大藏经 汉桓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