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学

作品数:1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志民彭培英袁希钢申洁贾敏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亚太教育》《智慧中国》《科技风》《化工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共建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降低固-固界面热阻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219-227,共9页宋庆松 彭培英 李洪涛 李鑫达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2160,ZD202202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21208017)。
降低固-固界面热阻法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减小器件传热阻力的方法。根据固-固界面状态增加界面的有效接触,可强化界面热传导。首先,概述了固-固界面热阻的产生机理;其次,梳理了界面状态(平面接触和沟槽接触)、粗糙度、界面压力、热...
关键词:工程传热传质学 界面结构 接触热阻 粗糙度 界面压力 热界面材料 
石油工程专业“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西部素质教育》2023年第2期37-40,共4页贾敏 肖东 申洁 叶峰 李永杰 
文章首先论述了相关背景,然后阐述了石油工程专业“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包括改革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实践活动、创新评价机制、突出价值引领五个方面。
关键词:课程思政 “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 石油工程专业 
基于S-CO_(2)流体的PCHE低雷诺数换热特性仿真分析
《科技风》2022年第19期43-45,共3页李旭 左成艺 甘露 朱小飞 
在S-CO_(2)布雷顿循环中,S-CO_(2)流体的回热和预热将对循环效率和功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换热器的换热量、结构参数最终会影响循环的效率、功率等性能参数。本文以S-CO_(2)布雷顿循环中常用的直流式印刷板式换热器(PCHE)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工程传热 传质学 S-CO_(2) PCHE 结构参数 换热分析 
基于Fluent的波节管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4
《河北工业科技》2020年第3期144-150,共7页邓小叶 彭培英 朱海荣 卢红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6085);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ZD2019101)。
为了深入研究影响波节管传热效果的主要因素,应用CFD软件Fluent对波节管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不同入口流速v(0.3,0.5,0.7和0.9 m/s)、波峰直径D1(28,30,32,34和36 mm)、弧形段长S1(34,23,17,13和10 mm)下波节...
关键词:工程传热、传质学 波节管 FLUENT 数值模拟 传热特性 正交分析 
一棵痴迷“精馏”的大树被引量:1
《智慧中国》2019年第12期68-72,共5页袁希钢 
余国琮,1922年生,广东台山人,中科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任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名誉院长。他是我国精馏分离学科的...
关键词:余国琮 化工计算 传质学 精馏技术 流体动力学 流体分布 
溶氧水在Fe(00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5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24-34,共11页张冬 程延海 冯世哲 连佳 白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6205)
为了研究溶解氧含量对Fe基换热表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根据第一性原理,对O2单分子、H2O单分子和溶氧水体系在Fe基换热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采用GGA/PBE,近似计算吸附过程中的吸附能量、态密度及布居数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含氧水溶液...
关键词:工程传热、传质学 第一性原理 溶氧水体系 分子吸附 吸附能 
石油工程专业《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探讨
《亚太教育》2015年第30期105-105,共1页贾敏 杨兆中 李小刚 
"石油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基金支持
《传热学与传质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的特点,探讨《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传热传质 教学探讨 石油工程 
化工计算传质学理论与应用
《化工学报》201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计算传质学(CMT)将现代传质理论与先进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以实现化工过程中浓度场以及速度场、温度场的准确预测,为化工过程放大、过程强化、新化工过程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撑,它的提出是在化学工程理论方面的重要发展,...
关键词:化工计算 传质学 应用 数值计算方法 化工过程 可持续发展 传质理论 过程放大 
《热工理论基础》与《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方法及教书育人的探讨被引量:2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4期122-123,共2页申洁 
《热工理论基础》和《传热学与传质学》是工科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悟,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方法的实施、课堂互动及教书育人的结合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教学方法和教书育人的体会。
关键词:热工基础 传热学与传质学 教学方法 教书育人 
干建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质特性被引量:5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第5期105-110,共6页宋伟 孔庆媛 李洪枚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9050603750802);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10013-04;201010013-4)
为研究干建材在建筑环境空气污染中的作用机制,对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传质特性进行建模与测定。首先提出了干建材VOC传质模型,具有完全显性解析解;其次,基于模型变换发展了干建材VOC传质特性快速测定分...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建筑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 干建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质学 密闭舱 解析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