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

作品数:421被引量:29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善蒙王长华余治平季桂起高中祖更多>>
相关机构:衡水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逃塾儿童的俗名
《寻根》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张礼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代中国教育时间的谱系研究”(项目编号:BOA230225)阶段性成果。
汉儒董仲舒说:“万物载名而生,圣人因其象而命之。”(《春秋繁露·天道施》)这是他对人世间各种事物命名现象而做的一个猜想。这一猜想虽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不能视为绝对真理,因为命名并非圣人的专利,凡人也可以,否则民间就不会有那么...
关键词:春秋繁露 绝对真理 俗语 俗名 圣人 董仲舒 合理成分 猜想 
臝虫小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5期33-33,共1页熊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物学视角下汉唐动物知识研究”(项目编号:24CZS020)阶段性成果。
秦汉时为配合五行体系将动物分为鳞、羽、臝、毛、介五类,其中鳞、羽、毛、介所指相对清晰。“臝”有时写作“裸”“倮”“蠃”,邹树文曾讨论该四字在历史上出现的前后顺序为“裸”“臝”“蠃”“倮”,其含义各不相同,如强调最早出现于...
关键词:《春秋繁露》 吕氏春秋 四分法 相对清晰 昆虫学 
汉代易学的审美面向——以《淮南子》《春秋繁露》为考察中心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4年第1期205-216,251,共13页黄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2BZX117)“唐代经学的审美诠释研究”阶段性成果
《淮南子》和《春秋繁露》算不上专门的易学著作,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相关的易学思想。受此影响,两书的相关易学论述可以认为是汉代易学的另一种样态,是先秦义理易学的进一步延伸。它们与汉代美学体系之间的建构可以归结为汉代人有关天...
关键词:汉代易学 《淮南子》 《春秋繁露》 审美面向 
唐宋《春秋繁露》的流传与刊刻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519-540,共22页王文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董仲舒学术研究史”(编号:19BZX051)阶段成果。
董仲舒的著作包括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和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两部分。魏晋时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的一百二十三篇被汇总在一起,是为《春秋繁露》。隋唐时期部分内容亡佚,成为十七卷本。北宋后形成了三十篇十卷本和八十篇十七卷本两个版...
关键词:董仲舒 《春秋繁露》 江右计台本 
近代思想史上董仲舒的接受史考察——以董仲舒地位的升降为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0期29-33,共5页吴涛 
近代以来,董仲舒的地位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回升的历程。在清末今文经学兴起过程中,董仲舒的地位迅速抬升。进入民国,随着现代学术的确立,董仲舒的地位开始回落。董仲舒地位升降的背后所折射的是近代思想史上的重大变迁。现代学术体系建立...
关键词:董仲舒 接受史 地位升降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天”论疏解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8期74-83,共10页何善蒙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是以天人关系为中心的,通常用天人感应来概括董氏思想的精神实质。在《春秋繁露》中,董氏对“天”的使用有其独特之处,涉及哲学基础、人格属性以及伦理立场等,主要包涵:上天、天下、天子、天道、天数、天生、天意、天...
关键词:董仲舒 《春秋繁露》  
董仲舒与西汉中后期封建制度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6期110-112,共3页张英梅 张玉林 
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从董仲舒为王国相看西汉封建诸侯问题研究》(项目号:20210301183)。
董仲舒从天道在于生民、养民、活民的经学角度,否定了皇子必须为诸侯王的正当性,为西汉中后期人们认识、接受诸侯王有君位而无君权的现实,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明确否定了君王亲属拥兵的正当性,划清了君王(公权)与君亲(私权)在兵权上的界限...
关键词:董仲舒 西汉 封建制度 诸侯 春秋繁露 
以名为政与依声立说:汉代经学的正名与声训问题
《中国学术》2022年第2期302-334,共33页李科 
汉代经学阐释喜用声训,如言“王者,往也”“君者,群也”之类,在汉代经学著作中大量存在。声训作为一种训话方式,在先秦就有零星使用,如孔子所言“政者,正也”之类,但并不普遍,至汉代而大盛,在今文和古文经学都有使用,尤其以今文学著作...
关键词:文学著作 《春秋繁露》 汉代经学 《白虎通》 古文经学 声训 伦理制度 语源 
“管仲之器小哉”亲新论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1年第11期92-97,共6页金方廷 
“管仲之器小哉”是《论语·八俏》中的名篇,这句话成为后世评价管仲其人的重要参考。司马迁在评价管仲一生功绩的时候,便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并将“孔子小之”的判断置于“王霸之辩”的背景中去看待。事实上,《史记》的表述很可能直接...
关键词:春秋繁露 《史记》 管仲 后世评价 王霸之辩 董仲舒 君臣 司马迁 
董仲舒问答法解《春秋》探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8-13,共6页张俊娅 
继孔子之后,西汉董仲舒在下帷讲学期间完美阐释了启发式教学法。孔子在书写《春秋》之时有避讳与畏惧、褒贬与善恶、合道与非礼、常变与亲疏等现实处境与情感向背因素,使得《春秋》的书法与辞法有常变之别、事实与描述有抵牾之处。在《...
关键词:董仲舒 《春秋繁露》 《春秋》 设问教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