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变化

作品数:283被引量:113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苏宝荣黄小娅崔金明肖模艳高晓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视域下中日四字熟语翻译对比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24期181-183,共3页朱鑫 
成语作为汉语言中的一块重要瑰宝,在邻国日本的文化体系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很多中日四字熟语在形式上非常相似,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其意义发生了变化,有些与中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框架,在文化视域下对四...
关键词:四字熟语 中日翻译 事件域认知模型 词义变化 
浅析“X爷”词义变化与语用特点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唐茹娟 
“爷”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亲属称谓语之一,用以指称“祖父”,常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使用与传播,爷的词汇意义逐渐弱化,并向语法化的方向发展,类似“X爷”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愈加广泛,成为新兴称谓...
关键词:“爷” 词义演变 语用 语法化 
从中韩动词“打”的对比看词义变化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张文鑫 
本文对中国《现代汉语词典》和韩国NAVER《国语辞典》现有的关于动词“打”的收录及相关研究论文等资料进行调查,以转喻和隐喻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中韩动词“打”的词义变化路径,并对汉语动词“打”和韩语动词“■(打)”义项加以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韩动词 对比 词义变化 
汉日“屋”词义变化的认知对比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2期106-108,共3页孙芸 
近些年,“咖啡屋”“精品屋”等词语被广泛使用。“屋”在日语中与其他词相结合除表示和“店”相同词义之外,还可作为表示空间结构的词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人的词义。以“屋”在汉日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的观...
关键词: 汉日对比 认知 词义变化 
汉韩异形同义汉字词对比研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22期35-37,共3页刘燕 
韩国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因其起源不同或汉字词义的转换,存在着大量的同形异义汉字词及异形同义的汉字词。本文从汉字词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汉字词汇的词义转换类型等角度比较汉韩汉字词,重点分析汉韩异形同义汉字词,并尝试探究存...
关键词:汉字词 异形 同义 词义变化 
“纹样”的词义变化与观念发展探究被引量:2
《艺术探索》2023年第5期87-92,共6页黄清穗 韦文翔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经典织物纹样谱系研究”(20AG009);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纹样基因库建设路径研究”(2022KY0458);“广西八桂学者”专项经费资助。
中国人是在纹身图腾或更古老的仪式中开始认识纹样的,之后在纺织品等二维平面中建立起纹样美学观。受到西方和日本等相关学术观念的影响,我国“纹样”的词义从19世纪末开始不断发生变化,纹样的美学观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如今的“纹样”...
关键词:纹样 图案 装饰 设计 内涵 纹样观念 
从中日文文献看“不安”的词义演变
《汉字文化》2023年第15期99-102,共4页张洁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2022年度“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项目(编号:WYZL2022LN0014)的相关成果。
文章以中日同形词“不安”为对象,明确了“安”与“不安”的关系,指出古代汉语中“不安”为“安”的否定形,并非不可分割的一词,其主要词义为“不安定、不安宁,不适”以及表示歉意的客套话。古代日语基本继承了汉语的词义,日文古典文献...
关键词:不和 不安 词义变化 フアン 
从明清方志看江浙地名中的通名“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蔡佞 
文章从历史、语言和地名本身等方面对太湖东南角水网地区以“扇”作通名的特色地名进行了研究,认为“扇”是吴地对水网地区“圩田”的形象称呼,它虽与田亩图中“扇”的得名原因相似,但两者互无引申关系。
关键词:  地名 词义变化 吴语 太湖 明清 方志 都图 
“居士”词义变化与俗解异构现象
《汉字文化》2022年第24期102-104,共3页张世强 
“居士”一词在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多次俗解异构,词义出现了多次变化。从上古到中古时期发生第一次俗解异构,由“居家不仕(居士1)”产生了“居家礼佛之人(居士2)”的意义;从中古到近代发生第二次俗解异构,产生了“居家修道之人...
关键词:居士 词义变化 俗解异构 
浅论“豪横”一词的发展与词义变化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8期30-32,122,共4页贺闱 丁忠婧 
泰州学院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文科前景下师范生教育媒体运用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以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1CXXL006);泰州学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项目编号:20KCSZ07)。
“豪横”一词在其语言使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明确的时代特征、语用情景和情感色彩,蕴含着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当代“豪横”的词义和使用均有着明显变化,体现出其中网络媒体环境、语言文化氛围等多方面...
关键词:豪横 历史 文化 文学 当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