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

作品数:322被引量:4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谭德兴王垒马天俊刘锋杰吴瑞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代“从道不从君”的“臣道”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祁志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21FZXB025)的阶段性成果。
周代“外王之道”探讨的一个专题是“臣道”。“臣”是协助君主平定天下、为天下苍生服务的“辅翼”,既有“君令臣共”、事君以忠的责任,又有“从道不从君”的权利。周代并未出现“君为臣纲”的单向要求,而是设置了“君义臣忠”的互为...
关键词:周代 外王之道 臣道 从道不从君 逆命而利君 
从道法实践看一般民众对“魏征梦斩泾河龙”故事的认知与接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4-93,共10页许蔚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海内外收藏宋代以降道法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BZX002)的阶段性成果。
从通俗文艺及仪式说唱所见“魏征梦斩泾河龙”故事来看,无论精英士人还是一般民众,往往都会按照自己所熟悉的日常事物和生活逻辑来对该故事加以解释、增补、调整或改写。这些不断变动的通俗文本既与舞台展演有关,也往往与地方仪式传统...
关键词:小说 戏曲 说唱 仪式 《西游记》 
从道德动力问题深析牟宗三“别子为宗”说的依据——以康德和朱子的道德哲学为视角
《安顺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汪洁 陈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刘宗周道德生成论研究”(20CZX033)。
牟宗三从道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背景出发,认为朱子理气二分架构下的道德本体沦为“即存有而不活动”者。道德主体与道德法则相隔绝,导致朱子的道德哲学沦为“他律”道德,道德责任两头落空,并最终被判定为“别子为宗”。而康德哲学作为牟...
关键词:牟宗三 朱子 康德 道德哲学 
“文道关系”的审美生成论——一个伟大传统的再认识
《江海学刊》2025年第1期36-46,255,共12页刘锋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嬗变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18AZW001)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文论主流建构了文道关系的对立图景,将其视为反审美的功利化命题。其实,返回文道关系的发生现场与发展过程看,它的生成具有审美性。从“文礼论”的“节文”转向“立文”,代表了它的审美发端;而齐梁、唐宋时期建构“文道论”的成熟形...
关键词:文道关系 审美生成 从道 能文 内生性 
从“道”与“名”到“道”与“言”:老庄“名”“言”观辨正
《中国哲学史》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陈之斌 
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诸子学视域下的庄子语言哲学研究”(编号:19YBA065)的阶段性成果。
老庄对“名”“言”的异化现象、以及名言与道的关系等问题都有深刻的体认,但是其侧重点不一样。老子比较重视“名”,而庄子则更关注“言”。在《老子》中,道与名常对举呈现;而在《庄子》中,则是道与言同时讨论。在《老子》中,道的主要...
关键词:老子 庄子    
从道家文化视角探析孙思邈的医学人文精神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王佳莹 王也民 金钊 
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No.CCCX2023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杨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孙思邈不仅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亦深研道家经典,其所著医书中流露的人文精神,亦可见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文章以《大医精诚》为中心,从道家文化视角探析孙思邈的医学人文精神,认为其“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内核体现了道家“万物与...
关键词:孙思邈 道家文化 医学人文精神 医道 
从道理学理哲理上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
《理论导报》2024年第12期4-6,共3页 洪向华 杨润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历史周期率 幸福安康 长期执政 管党治党 治乱兴衰 持之以恒 自我革命 
从道光初年台米进京看两岸之间的粮食供需
《清史论丛》2024年第2期238-260,共23页郑海涛 
康熙开放海禁后,清廷经常在台湾地区推行粮食弛禁政策,以保障东南沿海地区的粮食供给。至道光四年(1824)时,为平抑京畿地区米价,清廷参照贩运台米的案例,招揽商人采买台米,运津粜济民食。在这次采买台米的事件中,官僚集团顺利地完成了...
关键词:中国台湾 泉州 漳州 台米 
从道不从君
《少儿国学》2024年第15期13-15,共3页晓行 
在我国古代,皇权至高无上,极少有人敢违背皇帝的旨意。可仍有少数刚直忠义、敢于犯颜直谏的人,为了匡正君主过失,维护正义良知,不计个人荣辱祸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西汉时期的一天,太子、梁王进宫见自己的父亲汉文帝。他们同...
关键词:维护正义 汉文帝 西汉时期 至高无上 
从道德统计数据看中美幸福指数
《南风窗》2024年第17期102-102,共1页肖郎平 
GDP确实不代表国民生活的真实水平。中美之间,谁是世界第一,当然不能只看GDP等经济数据,还要看长期被人们忽略的道德统计数据。在“杰克逊时代”也就是19世纪30年代,关于精神疾病、健康、贫穷、文盲、犯罪、卖淫、教育以及在押犯人等数...
关键词:统计数据 幸福指数 精神疾病 经济数据 杰克逊 GDP 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