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论基础

作品数:77被引量:22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吴晓明余在海刘旭光徐琴张传开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亲子伦理的价值基础及其现代境遇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8期153-153,共1页王楷 
传统儒家孝道以亲生子这一自然事实作为存在论基础,如此,亲子一体不仅在发生学上解释了一个人之所由来,更在价值上规定了一个人之所应是。这也意味着人子的道德自我是先天受限的、残缺的,从而在实践层面可能造成“从父”与“从义”之间...
关键词:道德自我 儒家孝道 存在论基础 生殖崇拜 现代境遇 亲子伦理 实践层面 发生学 
数字经济的存在论基础及其时代张力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速继明 刘嘉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郭大力文集整理、出版与研究”(项目号:22&ZD077)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生存”为存在论基础。数字化是人类在破除模糊性、不确定性,追求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乃至交互性过程的客观结果。“数字化生存”是人类数字化历史经不断量变累积而来的质变结果,是数字信息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塑...
关键词:数字化生存 张力 比特 数字技术 
论尊严的存在论基础——海德格尔的康德伦理学批判对“尊严难题”的克服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119-143,共25页贺念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中的规范性问题研究”(21BZX094)的阶段性成果
人的尊严思想是德国宪法精神的基础,也是当今世界政治与法治话语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康德的道德哲学为现代尊严思想首次赋予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在当代相关的政治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它也始终是核心的思想资源之一。但追溯从康德到德...
关键词:存在论基础 康德伦理学 道德哲学 海德格尔 基础性理论 人的尊严 人之尊严 
论马克思的“现实物”概念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刘日明 
“物”尤其是“现实物”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主题。在“感性活动”的存在论基础上,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物”观念和“异化的关联之物”展开了批判。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物”批判,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批判。...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核心主题 马克思思想 感性活动 抽象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存在论基础 实证主义 
世界历史的存在论基础
《新华文摘》2023年第20期163-163,共1页吴宏政 张冬艾 
吴宏政、张冬艾在《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人类应当永久地生存下去,这一点应该成为世界历史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前提。如果假设人类物种是可以消失的,那么世界历史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将失去任何意义,世界历史也将随之消亡。因此...
关键词:存在论基础 学习与实践 历史 无条件 世界 
数字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2-23,共2页马俊峰 
一、注意力经济的存在论基础注意力经济着力处理注意力与经济的关系,从中探究二者的必然逻辑,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活动中产生有益效果,并对此效果予以期待,为了实现这种期待而构建相关性规范与原则,从而促使人们实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 必然逻辑 数字时代 存在论基础 主观与客观 有益效果 历史唯物主义 相关性 
德治与法治协同互构的存在论基础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37-51,共15页刘占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法—纪—德’协同治理结构与党内政治生态优化研究”(项目号:2020T1305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特色腐败治理模式与理论自觉研究”(项目号:2019M653693)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在建构优良公共秩序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关于德治与法治的功能差异以及德法优先性次序的学理研究,终究要以解答时代问题为面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单向度的治理范型,无论是以“德...
关键词:德治 法治 人性假说 正义原则 国家治理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哲学“范式转换”意蕴——基于《巴黎手稿》黑格尔批判部分的分析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72-81,M0004,M0005,共12页郗戈 陈洪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当代阐释”(19AZX002)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对黑格尔的第二次系统批判,蕴含着哲学范式转换的重大理论意义。在此批判中,辩证法所依赖的存在论基础及立足其上的能动性原则不断发生位移和质变,从而呈现为诸种哲学范...
关键词:范式转换 马克思 黑格尔 存在论基础 
属人性:现代性起源和有效性的基本尺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202-202,共1页曹瑜 
如果将“人性”的批判与救赎“设定”为现代性的存在论基础,就意味着现当代哲学必须从起源和有效性两方面为现代性、人性及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性作出科学回应。首先,基于对单向度“人性论”的反思与批判,以及自然的经验世界中“人类理...
关键词:内在关联性 属人性 反思与批判 现代性 存在论基础 单向度 形而上学 人类理性 
永久生存:21世纪世界历史的存在论基础被引量:4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9,共9页吴宏政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
西方古典世界历史理论的主题是“永久和平”。马克思对人类永久和平问题提供了不同方案,即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来消灭阶级斗争的历史,实现共产主义的永久和平。然而,历史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导致人类面临两大“逆向挑战...
关键词:世界历史 永久和平 永久生存 存在论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