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美

作品数:729被引量:70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潘源王洪伟王书婷潘秀通马树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河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浅谈如何感悟诗词的美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7期77-78,共2页秦菲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华文化语言简练、准确的精髓,异彩纷呈。有的典雅绚丽,有的文采飞扬,有的情感细腻缠绵,这些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关键词:文化语言 审美素养 情感细腻 学识修养 文采飞扬 意象美 诗歌思想 诗眼 情感美 意象组合 
培养审美情趣 提升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10期91-91,共1页秦海兵 
古代经典诗词往往韵律和谐、意境优美、情韵深厚。学生脱离古人生活的时代情境,缺少对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处境、心境的洞悉和体悟。而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让学生学会赏析、评鉴古...
关键词:古代诗歌 审美意蕴 鉴赏能力 意象美 学生审美 访隐者不遇 古代经典 情与景 《蜀道难》 醉眠 
略论新课改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10期69-70,共2页李春智 
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诗词的教学,笔者以为在目前的形势下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诗词是先哲圣贤大师们留下的精品,我们应当去继承它,另一方面由于古典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诗词...
关键词:古典诗词 意象美 生活画面 初中语文 情感美 文学教育 语言美 吴钩 写作艺术 艾青 
送别诗品鉴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157-158,共2页史俊英 
高考中诗歌题对学生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总有"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感觉,笔者认为只要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把握一定的鉴赏要领,在诗歌鉴赏方面定有很大提升空间。笔者主要谈谈送别诗的品鉴。送别诗歌的鉴赏需要三大步骤。一、...
关键词:送别诗 品鉴 送杜十四之江南 朱光潜先生 意象美 空间意象 灞陵亭 离情别绪 漫天飞舞 汉乐府 
《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与反思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43-45,共3页唐伶俐 
新时期以来,徐志摩的作品中被中学语文界所接受的,恐怕只有《再别康桥》这首诗了。这首诗是在1993年在教材首次当选,新中国成立后又随即消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这首诗又重新出现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实践证明,这首诗已成为众多白...
关键词:《再别康桥》 徐志摩 中学语文课 中学语文教师 情感美 中国新诗史 实践证明 离情别绪 意象美 思想底蕴 
《沁园春·雪》教学内容的思考与建议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91-92,共2页严欣 
《沁园春·雪》是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写于1936年并于1945年发表,自创作发表伊始就反响颇大。1963年本词作为领袖经典文本第一次收入语文教材,新课改以来本词已成为众多版本语文教材的定篇。
关键词:《沁园春·雪》 教学内容 经典文本 文本解读 首词 意象美 维基百科 评价学习结果 开国领袖 情感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