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

作品数:554被引量:80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玥雯宋相伟屈玉丽季琴陈祥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义净所译佛经中的故事类型研究
《佛教文化》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李欣怡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直到唐代才臻于成熟,基本完成了中国化。唐代佛教的发展能够如此繁荣兴旺,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也离不开寺院经济雄厚实力的支撑。其中像慈恩寺、西名寺等都是由国家斥巨资修建的大寺,经济实力十分雄厚,能够很好...
关键词:唐代佛教 译经 故事类型 慈恩寺 寺院经济 繁荣兴旺 中国化 佛学 
千年古寺义净寺
《佛教文化》2023年第6期104-111,共8页琦行山水(文/图) 
去年到西安游玩,在游览小雁塔时,我才了解到在小雁塔自设译场的译经专家、与玄类齐名的义净大师是山东济南人。回济南后,便专程去探访了隐藏在深山中的千年古寺一一义净寺。义净寺位于济南长清区,坐落在泰山余脉通明山中,是以我国历史...
关键词:义净 西行求法 译经 小雁塔 山东济南 长清区 高僧 千年 
我国第一位西行求法高僧朱士行
《佛教文化》2021年第5期106-107,共2页圆缘 
朱士行(203-282),法号八戒,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三国时期魏国高僧,也是我国最早西行求法高僧。朱士行少年时即出家为僧,由于当时汉地并无传戒制度,因此,他和当时许多出家人一样,虽然离俗出家,但却并未受戒。魏嘉平年间(249-254),中印度...
关键词:朱士行 西行求法 大众部 昙柯迦罗 译经 三国时期 传戒 戒律 
中国古代的译经院
《佛教文化》2017年第5期120-121,共2页张家提 岳帅 
译经院是我国古代官设的佛教经典翻译机构。译经院多设于宫殿或规模比较大的寺院之中。我国之佛典翻译工作始于后汉,多依靠帝王之保护和支持才能完成。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译经院当属隋大业二年(606)隋炀帝在营建东都时,在洛阳上林园...
关键词:译经 古代 中国 翻译工作 佛教经典 规模比较 史料记载 翻译活动 
专题特稿——长安:宏大的译经中心成就佛教交流中心
《佛教文化》2015年第4期20-27,共8页华程 
这段时间,陈景富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各路媒体的新闻采访,都涌向这位75岁老教授位于西安某高校家属居住区的家中。“又有记者来了,现在都快成名人了啊。”看到我们的来访,邻居们和领路的陈景富夫...
关键词:佛教交流 成就 译经 长安 特稿 专题 新闻采访 居住区 
国立三大译经场的历史与当下
《佛教文化》2015年第4期28-35,共8页成和 
在大兴善寺法堂内,一张铺有红色绒布的木制桌子上,一本表面印有中国传统纹案的留言簿格外引人瞩目。
关键词:历史 译经 中国传统 留言簿 
草堂寺的昨日,今日与明日
《佛教文化》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晓哗 
当年鸠摩罗什译经求法的精神正是完成这个目标的精神凭依。“鸠摩罗什当年在西域和他母亲分手的时候说过,只要能弘扬佛法,再苦再累他都能坚持下去……”
关键词:法的精神 鸠摩罗什 译经 佛法 
玄奘法师译经、弘法及圆寂地玉华山
《佛教文化》2010年第2期86-91,共6页王赵民 
提到玉华山,许多人可能还不熟悉。的确,玉华山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她逶迤在陕西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松林茂盛,峰峦叠障,幽谷绵长,石窟深邃,怪石嶙峋,悬瀑飞泻,为关中北部一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奇...
关键词:玄奘法师 华山 译经 圆寂 关中平原 陕北高原 文化积淀 自然景观 
修复玉华寺缘起
《佛教文化》1999年第2期15-15,共1页喻修为 
关键词:玉华宫 玄奘 三藏法师 赵朴初 大唐三藏圣教序 纪念馆 铜川市 玉华山 法相宗 译经 
玄奘法师与玉华寺被引量:1
《佛教文化》1998年第2期15-18,共4页段启明 王仲德 蒙憬 
关键词:玉华宫 法师 玉华山 风景名胜区 纪念馆 铜川市 大唐三藏圣教序 玄奘 译经 佛教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