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

作品数:554被引量:80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玥雯宋相伟屈玉丽季琴陈祥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夏新传译的密教观音法门——以国图藏《修习法门》与《观音密集玄文》观音经轨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4期186-194,共9页王小蕾 
2022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西安广仁寺度母文化研究”(22KYQD16);2022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古代经幢文物文献整理研究”(2022G001)的阶段性成果。
西夏时期,佛教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汉、藏(蕃)、印等佛教融合并行,呈现出多元的特点。在西夏时期新传译的密教观音经轨中,一类是以宋请来的天息灾汉译《大乘庄严宝王经》为基础新编撰而成的“劝诵文”。另一类则传自北印度迦湿弥罗国...
关键词:西夏新译经 密教观音法门 修习法门 观音密集玄文 
从译经到勘经:回鹘译经事业的发展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173-182,共10页王红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从接纳到传承:宋元时期畏兀儿与中原文化交流研究”(19YJAZH085)阶段性成果。
回鹘于9世纪中期接受佛教,约在10世纪拉开了佛教译经活动的序幕,至元代,其译经事业达到了鼎盛。早期回鹘译经主要受西域佛教影响,有些佛典译自吐火罗文本;11世纪时,回鹘高僧曾作为西夏译经活动的主体,深入参与了西夏文的佛典翻译工作。...
关键词:《大藏经》 佛教文献 西域佛教 译经 西华师范大学 宗教事务 历史文化学院 西夏文 
中国佛教的译经策略被引量:4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100-103,共4页韩焕忠 
苏州大学2009年青年教师后期资助项目"佛教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BV102902)
中国佛教在翻译佛经时曾经采用过同化与立异两种策略。同化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早期译经家在人地两疏状况下的无奈选择;而立异于中国文化以恢复印度佛经的本义,则是译经家们在人地两熟后的理想和追求。但佛经的流行程度,却非取决于...
关键词:佛教 译经 策略 立异 同化 
吐蕃时代佛经翻译考辨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4期48-53,共6页朱丽霞 
国家985工程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创新基地课题成果
本文依据大量的藏汉史料,详细考证了吐蕃时代从松赞干布到热巴坚西藏佛教译经事业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松赞干布之世虽有佛经译出,但并未流传于世的原因。至于赤德祖赞时期,藏文史料虽记载有汉文佛经的译出,但这实际上是将后世的史实前提...
关键词:吐蕃 译经 赤松德赞 热巴坚 
支谦译经所反映的东汉三国时期的新词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140-141,共2页季琴 
支谦译经是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的宝贵材料,本文主要探讨了支谦译经所反映的东汉三国时期的新词。
关键词:支谦 译经 东汉三国 新词 
参加中日禅学研讨会见闻
《宗教学研究》1989年第Z2期32-37,共6页吕有祥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禅学研究会和日本驹泽大学佛学部共同促成的,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召集并主持的“中日禅学研究研讨会”于1989年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日本代表10人、中国代表40人。此外,中国人民大...
关键词:禅学 中国佛教史 日本曹洞宗 研讨会 禅籍 僧肇 译经 禅语录 教团 佛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