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岩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影像媒介远程视觉传播城市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艺术界》《时代建筑》《南方建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锋派的技术与异构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23年第7期6-13,共8页周诗岩 
本文选自作者“先锋派与媒介”讲座系列的部分讲稿章节,以包豪斯作为历史性的典型场景,展开三重问题的讨论:首先,包豪斯反思自身观念构造时内部存在的诸多分歧,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现代先锋派运动的对抗性构成?进一步从形式法则上讲...
关键词:先锋派 包豪斯 技术 媒介 抽象化 
包豪斯悖论:一份被撤销的宣言被引量:1
《艺术界》2016年第6期104-111,12,共8页周诗岩 Nick Stember(译) 
如果谈及对于达达的回应,包豪斯在1923年的宣言中唯一具体提及的艺术团体就是达达。其中一个版本的执笔者奥斯卡施莱默把达达作为对表现主义的一种扬弃和逆转。而在对资本权力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态度上,施莱默和表现主义、达达一样,持...
关键词:包豪斯 BAUHAUS 表现主义 莱默 格罗皮乌斯 艺术团体 执笔者 PLANNED IMAGINATION 德绍 
视点场:当代视觉传媒下的空间多义性研究(Ⅰ)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3-37,共5页周诗岩 
作者以当代视觉媒体中频繁出现的一些上海城市形象片断为主要案例,讨论了空间的"视点场"的变化,指出镜头视点将赋予观者一种即时身份,帮助他从固有身份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其观察态度和立场随着频繁切换的影像空间不断转化。作者进而通过...
关键词:视点场 影像空间 视角 身份 权力 即时立场 
反向训练 影像传媒与空间知觉的多义性被引量:2
《时代建筑》2008年第3期24-31,共8页周诗岩 
作者从视知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论述当代影像媒介对空间知觉所进行的反向训练,并以"深度"、"框"和"序列"为例,具体分析有关空间的概念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指出空间知觉在当代传媒环境下的一种总体趋向,以及这一转变...
关键词:空间知觉 影像 反向训练 多义性 深度  序列 
框错觉:影像传媒时代的空间多义性研究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70-173,共4页周诗岩 
传统绘画中用以固定空间的画框,已演变为当代视觉传媒中用以扩展空间的视窗。"框"在空间知觉上具有关键性作用,它在画面方向上和深度方向上引导着空间结构的变化,而对它的前提性假设则是空间错觉产生的主要原因。弥漫在当代媒介环境中...
关键词:视觉传媒 视窗  错觉 空间多义性 
透镜模式:光电子媒介下城市的可通约性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15-120,共6页周诗岩 
文章针对当代视觉传媒的特点,提出光电子媒介下城市传播的"透镜模式",也就是城市的大光学成像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之于人的现身情态如何由直接在场转为远程在场。文章还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正是人们对可通约性的需求,构成了...
关键词:城市 视觉传播 光电子媒介 远程 透镜模式 可通约性 
重写,或现场: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被引量:2
《时代建筑》2008年第1期14-23,共10页周诗岩 王家浩 
文章介绍了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因为对有关历史的线性发展式"重写"持有怀疑.作者尝试通过一种现场化的叙述方式,呈现当建筑师和艺术家具有相异身份的个体实践被"捆束"后.个体和整体在运动状态上的变化。作者进而通过分析身...
关键词:重写 现场 集聚 捆束 身份 认同 中国建筑 当代艺术 
当代视觉传播对场所知觉的反向训练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周诗岩 
与传统认识中人们知觉习惯对图像生产的主导作用相逆,作者通过对媒体再现与空间知觉的关系分析指出,当代视觉传媒正在反向训练着人们的场所知觉。通过分析渗透着各类影像媒体的当代城市空间的显形方式,作者进一步论述了光学透视所固定...
关键词:视觉传播 再现 场所 城市空间 影像 反向训练 
向空气中讲空气被引量:1
《时代建筑》2006年第5期82-83,共2页周诗岩 
每当我们讨论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相互作用时,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交流的模型与交流的内容一样值得观察和讨论。“批评的演化:中西方的交流”一文如同一些类似话题的文章一样,不知觉中滑...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空气 建筑观念 相互作用 文化传播 中西方 关键词 信息流 
诗化现实与拼贴意象:欧洲“先锋派”电影再现城市的两种倾向被引量:1
《建筑创作》2005年第12期154-159,共6页周诗岩 
通过对两战间欧溯先锋电影中城市交响派和诗意现实主义流派的分析以及对其理论基础的探究,指出当时电影再现城市的两种倾向:诗化和拼贴。文章进一步指出这两种倾向对其后城市电影的影响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城市交响派电影 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拼贴意象 诗化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