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民

作品数:1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魅力宝贵精神财富名胜楹联楹联大夫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文史知识》《中国图书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杜甫《缚鸡行》新识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10年第8期26-28,共3页孙民 
有的好诗,恰如魔幻宝石,体呈多面,光含五彩,视角不同,得色不一,赤橙黄绿,美不胜收。 杜甫《缚鸡行》即有此妙。一首小诗,见仁见智,各立其说而不谬。从中,有人取"借鸡说法"视角而参悟(《金圣叹选批杜诗》);有人为求“人生奥义”而...
关键词:杜甫诗  《文史知识》 金圣叹 小诗 人生 魔幻 杜诗 
时风下的美人——王维《西施咏》探旨
《文史知识》2010年第5期37-39,共3页孙民 
咏美之作,堪称古诗苑中一大景观。自《诗经·硕人》至清代《圆圆曲》,千百年来,云鬓香风,不绝如缕;清词丽句,脍炙人口。然而,诗人借美寄意,暗通心曲,却不许误判。作品的理解,仁智之见无妨,如持冰火之论,便应研究。
关键词:西施 王维 美人 《圆圆曲》 硕人 诗经 清词 诗人 
何以诗人“独怆然”——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探幽
《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54-56,共3页孙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胸怀报国之志,奔赴边塞,慷慨请战,不意受贬,于是登台放歌。众谓: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悲歌。确然,同类作品中,此歌堪称旷世之作。然而,诗人自谓“独怆然”,岂非表明...
关键词:《登幽州台歌》 诗人 陈子昂 怀才不遇 边塞 悲歌 
孔子《诗》教问答录
《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144-147,共4页孙民 
近重读《论语》,又生新疑。一日,展卷端坐,久思未果。伏案小憩,忽睹孔子在焉。喜而问之,欣然作答。持笔手录,今借《文史知识》一角,以公诸同好。
关键词:《诗》教 孔子 问答 《文史知识》 《论语》 重读 
“醉笑”“推松”为哪般——兼谈辛弃疾《西江月·遣兴》的编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4-15,共2页孙民 
《西江月·遣兴》是辛弃疾一首有名的小词。词中在笑言醉态的背后,透露出作者一种幽愤的情绪。这种孤愤从何而来,遍查史料,笔者认为,小词抒写的并不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总体感受,而是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而作。有关“古人书”的事儿正是填...
关键词:《西江月·遣兴》 古人书 缘起 
苏轼的士大夫特质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4,共4页孙民 
作为北宋士大夫,苏轼将“利民”定为终生之志,并以迈往之气实践之,以直言抗争呐喊之,从而形成他独特的高风亮节。
关键词:苏轼 士大夫 利民   
“翻著袜”的启示——介绍王梵志的一首诗
《文史知识》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孙民 
王梵志(?-670?)是隋唐之际一位诗僧,今存诗三百馀首。他的诗不假修饰,以白话见长,但诗意饶有趣味,却又扑朔迷离。王诗一问世.即风行坊里,人人争诵,家家竞抄。他自道:“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白纸书屏风,客来即与读...
关键词:王梵志 诗僧 中华书局 艺术魅力 诗三百 耐读性 读者群 
婚恋的思索——解读周邦彦的《少年游》
《文史知识》2006年第8期35-37,共3页孙民 
周邦彦有首小词,题为《少年游》,写得别致深隽。初读.似与一般的婉约词无异,抒写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细品,却别有所思,另有求索。且看他如何写来:
关键词:《少年游》 周邦彦 解读 婚恋 婉约词 
关于苏轼论韩愈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3,共3页孙民 
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是人们争议较大的。因为苏轼对韩愈既有很高的赞誉,又有很尖锐的批评。本文探讨了苏轼对韩愈在为人、为文、为学等方面的评价,并进而审视了苏轼的儒学时代特点。
关键词:苏轼 韩愈 儒学 
激活古典诗词的灵魂——“诗词鉴赏”教学谈被引量:1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4,共4页孙民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词的语词积淀义、意象的深层义、意境的升华义等方面,探索鉴赏诗词的规律,以帮助今天的读者掌握诗词的灵魂,从而受到更深刻的艺术陶冶。
关键词:古典诗词 鉴赏 语词 意象 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