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姣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模式课堂指标体系地区营销当下中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芒种》《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鲍尔吉·原野眼中的“众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9-14,共6页岳凯 张姣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近十年来辽宁作家小说创作现状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L16BZW002)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深情地书写了他热爱的世间万物,从亲人朋友,到动物、植物,山川和大地,作家热爱大自然的一切。在作家笔下,万物有灵,万物有情。鲍尔吉·原野尊重自然,希望和大自然和谐共生。批判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挖掘其来源,批...
关键词:鲍尔吉·原野 自然 生态 家园 
《换个环境》的若干个主题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5-9,共5页岳凯 张姣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十年来辽宁作家小说创作现状研究"(项目编号:L16BZW002)阶段性成果
张力(力歌)的中篇小说《换个环境》通过叙述一些厅级官员在党校学习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在昔日的官场生态下,一些官员的不良作风。小说的主题还强化了不良作风对干群关系的伤害,对民生问题的影响,揭示了昔日干部作风的荒诞性。
关键词:张力 官场 民生 段子 
转动课堂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7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187-192,共6页张姣 
渤海大学教学改革项目(No:BDJG-15-YB-B-009)
颠倒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动课堂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教学评价是保证转动课堂实施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转动课堂教学过程模型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转动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递阶层...
关键词:转动课堂 教学模式 过程性评价 指标体系 
凉水泡茶慢慢浓——读李皓的诗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5-8,共4页王晓岗 张姣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近十年来辽宁作家小说创作现状研究"(项目编号:L16BZW002)阶段性成果
诗人李皓使用日常生活语言书写日常生活的诗,在日常生活与心灵经验之间架起审美的桥梁。李皓的诗歌有日常语言叙述简明、直接、不讲含蓄性的特点,同时注意到了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语义落差,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内心感觉之间找到平衡点。李...
关键词:日常生活 日常语言 哲理思辨 
小议“转动课堂”教学中几个关系的处理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37-138,共2页张姣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全景式’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11EB008)的阶段成果;渤海大学教改项目"研究式教学模式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DJG-14-YB-C-013)的阶段性成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等多方面都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个高校都在有针对性地建构自己的教育品牌,创新合理的发展教育观,积极探索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在良好的教育新形式下,渤海大学依据地方性综...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地方性综合性大学 转动 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理念 发展教育观 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 
云中的日子——评宁明散文集《飞行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7-20,共4页岳凯 张姣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地域文学现象与文学史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L13DZW017);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当代作家创作风格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W2014173)
作为中国第一部由战斗机飞行员撰写的飞行札记,《飞行者》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在当代文学的散文园林中,宁明的《飞行者》不但以独特的战斗机飞行员题材、罕见的天空视角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以深邃的思考、深沉的抒情和诗意的语言为读...
关键词:宁明 飞行者 散文 诗意 
生命的脉动与记忆的阵痛——读王文军的《凌河的午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5-18,共4页张姣 李倩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地域文学现象与文学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3DZW017);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当代作家创作风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201417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王文军以诗人独有的敏锐,把"雪花""石头"、草木等景物和父母、故乡等情物作为诗歌的创作机缘,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用清雅灵动的话语倾吐草木生命,抒发自己精神上孤寂无侣的惆怅与索然。此外,诗人还用了朴实无...
关键词:草木 孤寂 悔痛 留白 
青云不坠 林莽苍苍——评薛涛长篇小说《九月的冰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孙悦 张姣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世界生态文学格局中的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L12DZW014);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地域文学现象与文学史研究"(项编目号:L13DZW017)的阶段性成果;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当代作家创作风格研究"(项目编号:W2014173)阶段性成果
长篇小说《九月的冰河》是作家薛涛的新作。这部小说通过对北方森林大河的自然景观描写,对边塞乡民古朴心理情感的叙事,传达出丰富深刻的生态哲思和生态审美。主人公小满是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儿童形象,作家强化小满性格中鲁莽但勇敢、...
关键词:生态文学 阳刚美学 儿童观念 
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化分裂症候探析
《芒种》2014年第11期51-52,共2页张姣 孙淑奇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地域文学现象与文学史研究”(项目号:L13DZW017)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现代文学语言的文化症候研究”(批准号:W2012152)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一般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批准号:L13DZW018)
在具有特殊性质的中国近现代社会,西方民主文化以“植入”的方式进入中国,导致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冲突,使近现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分裂的状态,具体到日常生存层面,就引发了因“分裂”而导致的各种精神病态和日常生存的不...
关键词:文化分裂 症候 精神病态 
为了捕捉那“召唤性的力量”——关于津子围小说近作的散点透视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9,共4页秦朝晖 张姣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地域文学现象与文学史研究"(项目编号:L13DZW017)的阶段性成果
故事性在小说创作中占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小说家能否讲述一个又一个"有意味的故事",是考验小说家创作实力的一个标志。津子围是辽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都有优秀作品问世。尤其在他近年的小说创作中,...
关键词:回望 追问 差异 召唤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