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匡汉

作品数:80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海外华文文学诗学笔记文学文化母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做问题的发现者——杨匡汉先生访谈录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杨匡汉 张冰然 
访谈围绕杨匡汉先生的学术研究历程,着重讨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因其作品迥异的发生学背景、丰富而冗杂的史料谱系以及尚未完全建制的研究规范,呈现出同内地现当代文学研究并不一致的学术话语和研究面貌;研究对象跨国界、跨语言、跨族群...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研究 杨匡汉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学术话语 学术视角 深度思考 现实转换 研究历程 
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成因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杨匡汉 
以“时间—空间”至通的维度,结合作为外部因素的“外史”和作为内在理路的“内史”,足以观察和考量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道。海外华文文学与全球性的大历史、大氛围紧密关联,也是中西交合的文化剧烈运动演进,从全球史...
关键词:全球史观 海外华文文学 发生学 三股动力源 民族性和世界性 
渊智达洞 累学之功——张炯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95-101,共7页杨匡汉 
小引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肇始于1949年新中国诞生以来的新文学,统称为“当代文学”。对于当代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仅仅靠罗列作家作品是不够的,毕竟它包括了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事件、文学取向、文学流变、文学价值等众多因素的复合...
关键词:当代文学 文学事件 张炯 文学流变 学术自觉 文学取向 新中国诞生 学科建设 
互动诗学笔记
《诗林》2021年第1期9-13,F0002,共6页杨匡汉 
在诗歌界,人们都喜欢谈论东西方文化/文明的冲突。实际上,文化/文明的异质性或不可通约是客观存在的,本身没有冲突,真正冲突的是文化/文明的价值判断。这些年诗歌界重视跨文化的对话,对话深入下去,就发现,如果彻底瓦解自己的知识结构而...
关键词:诗歌界 文明的冲突 知识结构 不可通约 失语症 中国诗歌文化 客观存在 东西方文化 
追寻母性的声音——台湾中生代诗歌论札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36-43,共8页杨匡汉 
台湾中生代诗人诗作,无疑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组成部分。以斯文不坠诗脉继的思考经纬,以“乡愁”为示意中心,讨论台湾中生代如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根部寻找光源;以“问题”而带动“钥匙”的寻找,探悉了中生代的家国情怀;以“意象”和“语言...
关键词:台湾中生代 文化乡愁 母题意象 语言美学 
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史和学科史之演进
《语言与文化论坛》2018年第4期84-92,共9页杨匡汉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它经历了从“前科学”到具有一定学科规模的发展。其“史”的演进,总体上是从生存/认同→文化转型→观念纠结→互为主体性之“对话”→学术之“互通”的过程。学...
关键词:学科演进 多元共生 “文”“史”互动 
汉语诗歌的当代性思考三则
《语言与文化论坛》2018年第3期202-206,共5页杨匡汉 
语言的革命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拨乱反正——把“文化革命”那套语言推倒,最早的表现是以伤痕文学、伤痕诗歌为代表。到了80年代以后,有一部分诗人主张实现本土化的现代性转型,尝试对传统资源嫁接转化,以寻根文学、寻根诗...
关键词:汉语诗歌 静观 简约 生命之火 当代思考 
长亭谢师录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8期9-13,共5页杨匡汉 
一 在出而入、入而出的文学跋涉中,路是脚的延长。 穿过亭,穿过桥,停!这里我丢过东西;一本小小的手册,多少故旧的住址。 这是卞之琳《路》一诗中的句子。“手册”“住址”中留有前辈师长的点点滴滴,一“丢”就会成为遗憾。故...
关键词:长亭 卞之琳 《路》 手册 文学  
莫言的聊斋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6期61-68,共8页杨匡汉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但他创作中的"魔幻""妄语",并非完全来自西方现代主义,恰恰更多的是来自中国民间,来自与中华古典文化传统的密切联系。本文以莫言得意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讨论了他学步...
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莫言 酒国 生死疲劳 
诗坛有位“老中医”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7年第1期85-86,共2页杨匡汉 
秋风细雨到长安。非常感谢陕西这块土地,感谢沈奇的老家汉中地区和他的母校西安财经学院,包容并培育了沈奇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诗歌评论家。他从教近四十年,治业近半个世纪,至少在西安财经学院,可能已经是"元老"级的了,但若按照世界卫...
关键词:沈奇 西安财经学院 诗歌评论 汉语诗歌 汉中地区 诗歌理论 脱势 新诗发展 诗探索 吴思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