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堃峰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紫菜大型海藻坛紫菜纯系解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高科技与产业化》《中国水产科学》《饲料研究》《遗传》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小球藻胞内多糖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5
《食品工业科技》2022年第15期209-219,共11页李思雨 刘红全 孙寒 徐琰杰 黄磊恒 龙寒 凌宏林 成江弈 杨堃峰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94032)。
为提高小球藻胞内粗多糖得率,并探究小球藻胞内多糖纯化组分的抗氧化作用。本研究采取超声波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小球藻胞内粗多糖,利用响应面法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提取得到...
关键词:小球藻 胞内多糖 提取优化 分离纯化 抗氧化 
大型海藻资源在刺参饲育中的可持续应用研究被引量:1
《饲料研究》2012年第10期64-67,共4页赵瑞祯 戴继勋 王娟 刘秋明 杨堃峰 
许多大型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刺参的育苗及增养殖中饲育效果显著,但目前资源匮乏、供不应求且价格攀升。就大型海藻资源在刺参饲育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应用策略。对它们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大型海藻 饲育 刺参 可持续 
紫菜单细胞活饵料的稚参育苗研究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S2期91-94,100,共5页赵瑞祯 戴继勋 刘秋明 杨堃峰 季士治 苏伟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03023);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6B08);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2EFN213200216)资助
用海螺酶游离条斑紫菜叶状体单细胞作为饵料,与底栖硅藻、配合饵料、鼠尾藻磨碎液在稚参育苗过程中进行了饵料效果的对比研究。紫菜细胞组稚参30日龄时的存活率高达90.17%,高于底栖硅藻组,极显著高于配合饵料组及鼠尾藻磨碎液组(P<0.01)...
关键词:海螺酶 条斑紫菜 稚参 单细胞活饵料 
三丁基氧化锡对坛紫菜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S2期67-71,共5页杨堃峰 戴继勋 刘红全 王娟 赵瑞祯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603023);科技部农业转化资金项目(02EFN213200212)资助
研究了不同浓度三丁基氧化锡(Tributyltin oxide,TBTO)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离体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25 nmol/L)的TBTO,在培养前3天,可促进坛紫菜体细胞的分裂,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则会转变为抑制作用,而高浓度(...
关键词:三丁基氧化锡 坛紫菜 生长 
用海藻细胞分离技术发展海水养殖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1期162-162,共1页戴继勋 杨堃峰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2AA603223;819-03-01);农业转化资金(02EFN213200216);国家科技攻关(2004BA526806)
所谓海藻的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就是将海藻多种混合细胞或多细胞海藻,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成单细胞或原生质体,用于海水养殖。
关键词:海水养殖 分离技术 藻细胞 培养技术 细胞分离 原生质体 化学方法 海藻 
紫菜的生殖与生活史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水产科学》2006年第2期322-327,共6页王娟 戴继勋 张义听 杨堃峰 赵瑞祯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2002AA6030)
紫菜(Porphyrasp.)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养殖海藻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紫菜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完成生活史,从而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紫菜的生殖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单性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紫菜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生...
关键词:紫菜 生殖 生活史 
大型藻酶解单细胞用于贝类育苗的研究被引量:5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795-798,共4页戴继勋 胡景杰 王海 韩宝芹 杨堃峰 刘秋明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96 C0 1 0 5 0 1 )资助
用海藻工具酶将紫菜和裙带菜解离成单细胞作为饵料对海湾扇贝亲贝和幼体、魁蚶亲贝和皱纹盘鲍稚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海湾扇贝亲贝全喂紫菜细胞其效果与喂全微藻的效果相近 ,亲贝都能成熟 ,排放精卵和正常胚胎发育。微藻与紫菜...
关键词:酶处理 大型藻 单细胞饵料 贝类育苗 
基因打靶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遗传》2002年第6期707-711,共5页刘红全 戴继勋 于文功 杨堃峰 
基因打靶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利用外源DNA与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的同源序列之间发生重组,并整合在预定位点上,从而改变细胞遗传特性的方法。它的产生是遗传工程领域的一次革命,为发育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及医学等...
关键词:基因打靶技术 研究进展 同源重组 打靶载体 打靶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