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中

作品数:40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周易》孔子易学研究天人关系《易传》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道德与文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代呼唤中国古典学
《国学学刊》2025年第1期1-1,共1页杨庆中 
中国古典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以中国古代文明与典籍为研究对象,以探源、培根为基础,以整体把握、系统呈现为方法,以服务当下、走向世界为目标,深挖经典内涵,辨章其流变脉络,梳理中国传统经典知识体系的结构特征,考察其在历史不同发展...
关键词:培根 中国古代文明 经典内涵 典籍 探源 系统呈现 
向世界推介中国哲学
《财新周刊》2024年第28期88-88,共1页杨庆中 
2024年7月2日,著名哲学家成中英教授在美国夏威夷去世,享年89岁。成中英祖籍湖北省阳新县,1935年生于南京市,抗战时期在重庆度过。1946年他返回南京,将途中见闻撰写成《返都记》,发表于《中央日报》“儿童周刊”1949年随父母迁台,1952...
关键词:《中央日报》 硕士研究生 台湾大学 美国华盛顿大学 湖北省阳新县 美国夏威夷 迁台 成中英 
《周易》古经对老子思想的影响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4期23-30,共8页杨庆中 
老子作为一名史官,通晓《周易》,其思想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周易》的影响。如其“贵柔”以及对“强”“壮”的警觉等思想与《周易》初交、上交的交位交象象征的意涵颇有内在的关联。其“人法地,地法天”的思想与《周易》的卦...
关键词:《周易》 老子 交位 笠法 
《周易》古经对老子思想的影响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22年第5期36-44,共9页杨庆中 
老子作为一名史官,通晓《周易》,其思想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周易》的影响。如其“贵柔”以及对“强”“壮”的警觉等思想与《周易》初爻、上爻的爻位爻象象征的意涵颇有内在的关联。其“人法地,地法天”的思想与《周易》的卦...
关键词:《周易》 老子 爻位 筮法 
《比》卦辞“原筮”本义辨析
《国学学刊》2022年第1期28-31,139,共5页杨庆中 杜兵 
202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西域多语种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2XNLG02)阶段性成果。
《比》卦“原筮”一辞中的“原”字,历来的注家,歧解颇多,或训为“再”,或训为“穷”,或训为“卜”,或训为“田”。本文较为认可训“原”为“田”的观点,认为“原筮”即卜原田,也就是卜定邑国之意。
关键词:周易 卦辞 原筮 
《易传》对八卦符号系统的哲学解读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7年第3期41-47,共7页杨庆中 
《易传》视八卦为伏羲氏仰观俯察即经验认识的成果,又用八卦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经验活动的认识成果八卦如何能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所凭借或立足的理性基础而具有"通神明"、"类万物"的功能?本文从知识论的视角对此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八卦 《易传》 符号 哲学解读 
“要注重易学哲学史的研究”——石峻先生的一篇易学佚文
《船山学刊》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杨庆中 
已故著名哲学史家、佛学家、教育家石峻教授有一篇关于易学哲学史研究的佚文,内涵极为丰富。本文即对此佚文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关键词:易学 哲学史 佚文 
论传统孝道中的生命本体意识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第2期5-9,共5页杨庆中 
在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中,"追孝"、"不朽"、与"继后"等观念,具有鲜明的生命本体意识。从时间的维度说,它落实了人们对生命本源的追寻;从逻辑的结构看,它解决了个体生命存在的根据与个体生命的本质等问题。由于在这些观念中始终隐含着"生...
关键词:传统孝道生命本体意识 “生命的永恒” 
《易经》中的神鬼信仰与“德”性意识——兼及《易经》成书的年代被引量:1
《周易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杨庆中 
透过与《尚书》等文献中所载周公思想的比较,可以发现《易经》卦爻辞中所体现出来的宗教信仰,"德"性意识,政治理念等,与周公的思想观念比较一致。据此推测,《易经》卦爻辞的编纂可能与周公有关。果然如此,则《易经》之成书,必然是在...
关键词:易经 鬼神  
多元文明和谐共存的哲学基础——“和而不同”在今天如何可能被引量:2
《学术前沿》2013年第18期81-85,共5页杨庆中 
建构和谐世界,其本质是多元文明和谐共存的问题。多元文明,意味着多元价值认同。多元文明和谐共存的哲学基础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以阴阳为核心的宇宙本源论、宇宙生化论和人本价值论而形成的一种智慧。这一智...
关键词:多元文明 和谐共存 哲学 和而不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