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春

作品数:1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指大学生意蕴本体两课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存阅刊》《群文天地(下半月)》《宗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逍遥游》小大之辨对自由的意指被引量:3
《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99-103,共5页张红艳 杨普春 
山东大学泰山学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重点课题“道教生命哲学的本体论问题研究”(ZK12026)成果。
在自由这一重要的生命观议题上,当今中国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强烈冲击,与之相对的传统文化里的自由观念,却在普通民众心目中难以解明而颇为黯淡无光。我们应该发扬道家继承人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认识到通达自由取决于彻悟自然大道所...
关键词:自由 庄子 逍遥游 意指 心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理论审美能力
《文存阅刊》2018年第23期88-88,87,共2页杨普春 
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理论性强、意识形态特征鲜明的学科特征,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理论审美能力及其思想欣赏水平,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思路,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观.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理论审美能力 思政教学观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仰问题研究的多维省视
《明日风尚》2018年第20期227-227,215,共2页杨普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仰问题研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研究的问题域之一。克服宏大叙事式的理论建构性研究模式,走出狭隘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困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理论视域中,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仰问题研究与传统文化现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信仰 宏大叙事 意识形态性 先进性 
论老庄的身道价值及运思逻辑
《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113-118,共6页杨普春 
山东"泰山学者专项资金资助"成果;宝鸡文理学院重点课题"道教生命哲学的本体论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ZK12026)
老庄之道,是根于"身患"之情的生命觉解之道。"身患"之状与生俱来,"身患"及其因身而在、与身同在的形限性,凝结成为"惜生""保身"的身道价值观。生命觉解的本质,是对身与道关系的反思、契悟与践行。在身道合一、以身载道的整体理论景观中...
关键词:老庄哲学 身道价值 身患 以身载道 
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地方高校职评中凸显出的问题及其影响被引量:2
《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8期208-208,254,共2页杨普春 
职称评审根本价值导向,一是建立公开公平的学术环境,二是形成正确的价值引导,建立教师本位下的高校的发展观。职评权力下放后,在缺乏民主意识和公平制度制约下,必然会加剧权力任性,成为摧垮本已脆弱的高校科研教学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权 票数决定制 权力任性 生态恶化 
文化自信视域下区域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文学教育》2018年第5期32-33,共2页杨普春 
区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区域文化现代化问题与文化自信问题本质上具有统一性。文化自信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导向,是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维度;文化现代化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没有文化现代化,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文化自信 区域文化 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区域文化新形态 
建设“中国宗教学”:意指、概念与问题意识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259-264,共6页杨普春 
建设"中国宗教学"在当代有其鲜明的意向性指向:区别于西方宗教学研究的叙述方式、理论范式与价值导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也即中国化的宗教学。中国化宗教学是运用宗教学研究的普遍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实践、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中国宗教学 宗教学研究 宗教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道教身体哲学建设论纲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1-66,共6页杨普春 
身体哲学是一种以身体为本体的哲学观。在身体哲学的视域下审视魏晋南北朝道教,其理论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根身性"特征。在神道设教的语境中,宇宙之存在、真理之体认、善恶之判别都与"身体"相缠绕,是身体"向世界敞开"的内在环节、必要条...
关键词:身体哲学 魏晋南北朝 神仙道教 根身性 
人的视域下的“自在自然”
《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6X期27-27,共1页杨普春 
对"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分,是建立在人的理性能力基础之上的,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自在自然"的存在,不仅为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挥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建立的前提。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和认识。
关键词:自在自然 理性  价值 
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和谐社会建设的矛盾关系思考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年第6期29-29,31,共2页杨普春 
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基础上马克思系统阐述了实践矛盾观思想,深刻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运动规律,也为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依据。马克思矛盾论包含三部分内容,即主次矛盾关系论、矛盾动力论和矛...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 矛盾关系 “和而不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质 事物发展 运动规律 哲学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