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多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文雨露《古都》翻译古都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日语学习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怀风藻》遣唐使汉诗对中国诗歌的接受与发展
《文艺评论》2014年第8期154-157,共4页潘小多 
《怀风藻》成书于751年,是现存日本最早的汉诗集,相传编者为淡海三船。书中收录有上至天皇贵胄、下至官吏僧侣等64位作者的120首作品,反映了日本古代上层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和仿效。其中,智藏、弁正、藤原宇合、
关键词:《怀风藻》 中国诗歌 遣唐使 汉诗 中国文化 上层社会 日本 诗集 
日本高僧对大唐帝国的真实记录——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历史价值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0期27-29,共3页潘小多 
作为随最后一批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的请益僧,圆仁将在华九年的经历以日记形式记录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书中不仅记录了圆仁个人的喜悦、苦难与漂泊,同时也详实记录了大唐帝国的政坛剧变、宫廷斗争、民风民俗和宗教礼仪,对唐代社...
关键词: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日记 
和歌汉译中形式的选择与信息的增减——以《百人一首》为例被引量:2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4期57-64,共8页潘小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SM200710031001)资助
《百人一首》是日本古典和歌的代表歌集之一,其汉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代表和歌汉译中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百人一首》进行试译,探究如何处理在翻译时形式与内容的对等,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增减达到更好的对等。
关键词:《百人一首》 和歌汉译 动态对等 信息增减 
论《古都》中文化现象的翻译被引量:2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4期52-57,共6页潘小多 
《古都》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展现了京都的传统韵味和人文风俗。如何将其中的文化现象尽可能对等地翻译成中文,如何通过对文化现象的解释加深读者的理解,都是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古都 京都 文化现象 对等 
风霜雨露凝结的诗文——论“百人一首”中的气象诗句被引量:3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3期54-59,共6页潘小多 
日本人的自然意趣反映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其中以和歌最具代表性。“百人一首”是和歌佳作的集成,书中百首和歌共有26首出现了风、霜、雨、雪、露、云、霞、雾等涉及气象的词语。由此可见,天气现象是和歌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也体现了日本...
关键词:气象诗句 自然意趣 文学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