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杰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威海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审美理想中西方古典美学美学范畴美学阐释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许昌学院学报》《时代文学(上半月)》《北方文学(下)》《北方文学(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冰与火之歌》提里昂兰尼斯特人物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1期111-111,113,共2页白淑杰 
在美国作家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创作的严肃奇幻系列小说《冰与火之歌》中,小恶魔“提里昂·兰尼斯特”因容貌受尽屈辱,却仍怀有善良温暖的心.他在七国激烈的权力斗争中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 提里昂·兰尼斯特 抗争 敏锐 
和而不同的感官饕餮盛宴——评影片《长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2期231-232,共2页白淑杰 
魔幻史诗电影《长城》,是中外影人大协作的结晶,是中国电影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成功尝试,实现了与世界先进电影文化的充分融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西方编剧精工锻造剧本,中外明星超豪华组合,顶尖制作团队呈献震撼视觉...
关键词:长城 中西方文化 盛宴 
构思前沿气势恢宏 ——读《地球往事》有感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3期14-15,共2页白淑杰 
《三体》被誉为中国当代迄今为止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地球往事》是《三体》第一部,它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五百年后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全书立意高远,格局宏大,涉及物理学、天文学、人类历史、...
关键词:《地球往事》 硬科幻 设定时空交叉 情节结构 
“和”与“不和而和”——试析古代中西方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年第10期76-77,共2页白淑杰 
中西方古代的审美理想,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从总的趋势上看都是追求和谐。中国人注重欣赏含蓄的中和之美,中国古代的艺术侧重揭示主体内心的情感活动,追求美与善的统一。而古代西方人论和谐时,突出物体的形式美,追求美与真的统一。
关键词:中西方 古代 和观念 艺术表现 差异 
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本质观的再认识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66-67,2,共2页白淑杰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是:文学是以文字形象地表现出来的东西,它以激发读者的美感为目的。这种认识抓住了文学表现的媒介特征与审美功能,只是没有触及文学的来源和社会性质。20世纪40年代,人们对丈学本质观的认识是:...
关键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文学本质观 再认识 
华夏美学宫殿的坚固基石—试论儒家美学思想的流变被引量:1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6-10,共5页白淑杰 
儒家美学作为华夏美学宫殿的坚固基石,从孔子到宋明理学,有其完整的发展历程。它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它与道家美学...
关键词:仁学 美善统一 人格美 天人合一 
试论阮籍《咏怀》诗隐而不显的艺术风格
《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154-156,共3页白淑杰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生在魏晋易代之际,其《咏怀》诗,隐而不显,寄情遥深。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古代文艺理论专著都给予阮籍《咏怀》诗充分的肯定,尤其是被称为"百代诗话之祖"的《诗品》将阮籍《咏怀》诗列为上品。本文从...
关键词:阮籍 咏怀诗 艺术风格 
儒道两家美学领域对“和”的不同追求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117-118,共2页白淑杰 
儒道两家在美学领域的终极追求都是“和”,由于两家哲学观、文艺观的不同,在美学领域对“和”的追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儒家尚“中和”,要求美善统一,追求尽善尽美。道家求真尚朴,追求超功利的“大美”、“至美”。儒道两家在追求...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美学领域 “和” 
“和”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南方论刊》2008年第2期86-87,85,共3页白淑杰 
中国文化思想以“和”为贵,“和”代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理想。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寄予了“和”的理想,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更以“和”为至境。人们对“和”的追求广泛而强烈,从天地和合、天人合一、人人和合到...
关键词:中国艺术 中国古典美学 审美理想 文化思想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天人合一 人格修养 
数字化时代文艺学建设探究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年第4期137-139,共3页白淑杰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观念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当代文艺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模式,新的多元文化空间正在形成。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文艺学建设 探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