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典文学古典美学浪漫精神美学特征诗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与文化论坛》《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电影评介》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影像化创作
《电影评介》2021年第9期69-72,共4页彭璐娇 胡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国际比较文学方法论探构及学术前沿问题研究(1989-2019)”(编号:20XWW004)阶段成果。
导演李少红执导的电影《血色清晨》重写“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开创了其作品在中国跨文化改编的艺术先河。该电影在现实主义悲剧基调和艺术框架的基础上,重...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 叙述技巧 悲剧基调 人物设置 李少红 中国影像化 东西方文化 
古典美学的诗意融合——论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4-58,共5页胡丹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融合视域角度下歌德作品《伊菲格妮》的文本研究”(Y201941916)。
德国古典文学从古希腊的美学理想中汲取养分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其创作的成熟性在于对典型塑造的追求,寻求人和世界的现象下的最高原型,以封闭和谐的艺术形式表达世界和人性形象中内在的和谐性。歌德在魏玛古典时期的重要戏剧作...
关键词:古典文学 歌德 《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 和谐 
德意志浪漫精神下的女性典范——论歌德经典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20年第2期109-116,127,共9页胡丹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项目号:14ZDB091);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融合视域角度下歌德作品《伊菲格妮》的文本研究”(项目号:Y2019419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浪漫精神是一股具有德意志精神传统、在欧洲思想史上与启蒙理性并存的思潮。歌德的经典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以诗学形式彰显浪漫精神。主要人物伊菲格妮以心灵和感应与神进行对话,认知神性是作为理性无法企及的更高存在,她始终将...
关键词:歌德 《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 浪漫精神 神性 
悲剧性的探索——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语言与文化论坛》2019年第4期22-31,共10页胡丹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14ZDB091)子课题“浮士德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意大利之行标志着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转向经典和谐。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是歌德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悲剧性的探索对研究诗剧缘何走向和谐具有另辟蹊径的作用。歌德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对立之上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对立...
关键词:歌德 《伊菲格妮在陶里斯》 悲剧性 和谐 
德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探究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5期312-313,共2页胡丹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2年校级课题结项成果
听力教学一直是基础德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使德语听力教学更有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些一直都是德语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汉德语言的比较,结合例证,探讨了影响德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并试图寻找有效的应对策...
关键词:德语听力 语言因素 文化因素 认知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