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宾

作品数:28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画学南北宗论画家宗炳《历代名画记》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学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术观察》《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画学文献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8-68,共1页韦宾 
主持人语画学文献不仅仅包括古代的,也包括近现代乃至当代的画学文献,当然也包括域外的各种文字所构成的有关绘画研究的文献。为什么要强调文献?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认识仅限于现象世界,仅限于语言构成的世界。脱离了语言,我们的...
关键词:近现代文献 当代文献 画学文献 古代文献 
从容势到拟象:今体山水与墨法的兴起
《美术观察》2024年第9期66-73,共8页韦宾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画写意体系研究”子课题“中国画写意的理论范畴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2ZD15。
在盛唐以前,山水画主要以勾勒填色为主,这种方法到盛唐被完善,即所谓古体山水。同时也出现了以吴道子为代表的强调以书入画的今体山水。皴法即在今体山水中出现,当时称为破墨。到了晚唐,在破墨的基础上又演化出泼墨等技法,形成了“水晕...
关键词:今体山水 皴法 墨法 
西学与情感表现说的流行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韦宾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画写意体系研究”[批准号:22ZD15]子课题“中国画写意的理论范畴研究”阶段性成果。
“情感”不是古典画论的重要概念,但随着西学东渐,康德哲学“知、情、意”三分法在知识界产生重大影响,将情感归于艺术成为共识,于是出现情感表现说,同时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移情说,将古典画论重要概念“气韵”与“情感”表现联系起来。近...
关键词:情感 气韵 康德 
“中国画写意理论范畴研究”主持人语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4-4,共1页韦宾 
“中国画写意体系研究”是回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主题和实践需要,由山东大学阮荣春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从立项至今,各子课题负责人积极开展工作,从多个角度对“写意”问题深入探析,逐渐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文献...
关键词:美术研究 中国画写意 图像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课题负责人 画学文献 文字记录 现代文明 
艺术之“实用”——中国近代美术的选择
《艺术学研究》2023年第6期124-134,共11页韦宾 
20世纪,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以及外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中国近代美术思潮的影响极为有限。蔡元培的实用主义哲学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具体表现为“科学至上论”与进化思想。新式教育体制下产生...
关键词:中国学术传统 实用主义哲学 美术 美育 
《清明上河图》作于仁宗时新证
《美术研究》2023年第5期46-59,共14页韦宾 
认为《清明上河图》延春阁本的创作时间在宋仁宗时期,这个观点在元代就已出现,明清乃至当代,均有学者持此见解。但延春阁本的作者究竟是谁,则有不同看法。通过对宋代画史著作梳理,我们发现,有且仅有仁宗时期的燕文贵最符合延春阁本创作...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延春阁本 燕文贵 
画序与美术史研究
《艺术学界》2021年第1期263-279,共17页韦宾 
画序是有关绘画与图像的序体文,最晚起源于六朝,至明清时期数量骤增。画序有图序、赠序、图诗序、书序等类型,对于美术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画序 美术史 
石涛历史地位变迁考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1年第3期39-46,共8页韦宾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世绘画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BF101。
本文从多种著录文献材料中追索石涛历史地位的变迁情况,总结得出18世纪中叶以前,石涛的社会影响主要限于扬州;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在士大夫中影响扩大;19世纪中叶以后,其影响已走向一般藏家,有超越"四王"与八大的趋势;而直到20世纪2...
关键词:石涛 历史地位 变迁著录 
摄影与中国近世绘画思潮被引量:2
《美育学刊》2020年第3期74-84,共11页韦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世绘画思潮研究”(17BF101)的阶段性成果。
摄影对于中国绘画的影响,与西方有相似之处,但因文化差异也显现出与西方的不同之处。摄影改变了中国人的观看方式,注意到光在绘画中的价值;凸显了意境在绘画中的地位,催生照相写实;广泛普及了古典作品的传播,推动对绘画本质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摄影 透视 照相写实 意境 绘画 
南北宗论的史学转向——西学东渐与问题虚构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20年第1期14-26,共13页韦宾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世绘画思潮研究”(17BF101)。
南北宗论本来只是一种画学主张,但在清代,南北宗论却被以地理概念来解释,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历史结论。这种趋向在西方史学输入后得到强化,南北宗论被理解为对绘画历史事实的总结,并在二十世纪受到强烈批判。
关键词:南北宗论 地理 史学 古史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