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铭

作品数:45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川剧艺术家口述史艺术人生《水浒传》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时代文学》《前沿》《社科纵横》更多>>
所获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被引量:4
《大学教育》2021年第12期108-110,142,共4页严铭 
成都大学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cdjgb2019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课在整个人文高教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饱受诟病。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文学课程...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路径 
《周易》卦爻辞的空间性言说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59-67,共9页严铭 
《周易》的卦爻辞本是配合卦象爻位的占筮之辞,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商周社会现实的空间生产情况。本文借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论述《周易》卦爻辞所表现出的商周时代的生活空间、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认识论空间中的各种现象、内容...
关键词:周易 卦爻辞 空间性言说 文学效应 
古代文学教学中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培养探析
《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2期157-160,共4页严铭 
2019年度成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cdjgb2019060)。
阅读鉴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过程中的文学审美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关注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阅读鉴赏具有开发性和创造性的活力,并从积累语言材料、丰富生活认知、生发模仿的欲望以及...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 阅读鉴赏 写作能力 培养 
杨慎诗歌用典解析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68-74,共7页严铭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杨慎诗歌赏析读本”(SC19KP035)研究成果之一。
杨慎的诗歌善用典故,采摘经史,巧用掌故传说,文笔生华。其典故类型多样,包括意象型典、人物典、引言型典、故事典等,这些典故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不仅烘托了祖国山川的神奇之美,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意,也表露出一种特定情境下...
关键词:杨慎诗歌 用典 美学意蕴 文化心态 
古代文学专题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文学教育》2020年第28期84-85,共2页严铭 
成都大学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项目编号:cdj gb2019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热点都集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融合等方面。本文探讨的专题教学法即属于此。专题教学法通过科学布局,不仅可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专题归类和综合分...
关键词:古代文学 专题教学法 学生能力 作用 
川剧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之刘谊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21-128,共8页严铭 万平 冯乃光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共建项目(项目编号:SC16XK076)
刘谊,女,汉族,四川成都人,1977年8月生,四川省川剧院的当家花旦,国家一级演员,2007年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四川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突出贡献专家。主攻青衣,兼学花旦、武旦。代表...
关键词:刘谊 川剧 艺术人生 
川剧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之崔光丽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22-128,共7页严铭 万平 张萍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共建项目(项目编号:SC16XK076)
崔光丽,女,1963年3月27日生,辽宁省丹东人。朝鲜族。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12岁开始学戏,16岁时开始担纲主角演大戏,几十年来好戏连台,荣誉等身。工...
关键词:崔光丽 川剧 艺术人生 
汪元量成都行迹述略被引量:2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严铭 马炳 
汪元量是宋末身份独特的诗人,其诗习惯以行者的视角记录宋元更替时期的真实面貌,故有"诗史"之说。本文主要论述他先后两次到成都的原因及其行迹诗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成都的美好印象,展现了一位爱国诗人对于宋亡不甘的情怀。
关键词:汪元量 行迹诗 成都文化 
经世致用视阈下的中华文化课教学刍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7年第1期144-147,共4页严铭 
本文主要阐明汉语言文化专业开设中华文化课的重要性,论述在"经世致用"视阈下课程教学着眼长远、注重实际的理念。在内容上选取那些有当代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在教法上不能固守传统,要善于开新翻转,培...
关键词:中华文化课 教学内容 教法 经世致用 
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之汪洋篇
《四川戏剧》2016年第9期54-58,69,共6页万平 严铭 冯乃光 
2011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DB06
本文系对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汪洋的采访,内容涉及汪先生的从艺经历、师承情况、人才培养情况、现状思考等。汪洋,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5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关键词:川剧 川北灯戏 丑角 艺术家 汪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