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尊

作品数:20被引量:1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鄱阳湖猕猴桃凤仙花水文过程选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泊科学》《生态学报》《中国酿造》《中国沼气》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物乳杆菌BLPC002产苯乳酸发酵工艺优化被引量:4
《中国酿造》2021年第12期75-80,共6页黄国昌 顾斌涛 于一尊 熊大维 章帅文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BBFL60032);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2BBF63014)。
为提高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PC002发酵产苯乳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菌株BLPC002发酵产苯乳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LPC002产苯乳酸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摇床接种量2.5%、转速200 r/mi...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 苯乳酸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羽扇豆套种对猕猴桃叶片和果实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7
《北方园艺》2018年第24期54-58,共5页王小玲 于一尊 高柱 黄国昌 刘小宁 
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71BCB23079);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1BBI90005;20161BBG70015;20171ACF60024);江西省科学院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7-YZD1-04;2018-YZD1-02)
以江西奉新8年生的"红阳""金艳"和"金魁"猕猴桃为试材,采用羽扇豆套种的方法,研究了6—10月猕猴桃叶片和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不同品种猕猴桃抵抗自然高温胁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自然生长过程中,"红阳"猕猴桃MDA含量最...
关键词:羽扇豆 套种 猕猴桃 丙二醛 
无风度风向测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气源定位技术研究
《江西科学》2018年第5期871-873,883,共4页易均 张苗辉 鹿安 于一尊 李晖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检测气体浓度,采用基于湍流扩散理论的烟羽模型,得到气体浓度表达式。传感器检测到的浓度,通过偏差平方和来得到需要的目标函数,计算传感器测量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平方和,并利用优化的粒子群算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定...
关键词:气源定位 湍流扩散 增维状态矢量 粒子群 
地方科学院在区域创新发展梯次布局中的定位——以江西省科学院为例被引量:1
《江西科学》2017年第6期986-990,共5页于一尊 朱盛文 易均 刘卓荣 朱祺 
江西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计划"江西科技合作现状分析与潜力研究"(20151BDH80024)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背景下,探索地方科学院在新一轮区域创新梯次发展布局中的定位。重点以江西省科学院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创新发展梯次布局中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地方科学院 区域创新 梯次布局 
国家科研院所与地方科学院合作机制与路径——以中国科学院支持江西省科学院创新发展为例被引量:1
《江西科学》2017年第5期822-826,836,共6页朱盛文 于一尊 
江西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计划"江西科技合作现状分析与潜力研究"(20151BDH80024)
总结了2012年以来江西省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对接合作的基本思路、实现路径、取得的成效和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现阶段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并对下一阶段促进省级科学院与中科院的院地合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科研机构 地方科学院 合作机制 
3种挥发油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被引量:8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711-716,共6页王东升 黄江丽 于一尊 圣平 张国华 张志红 丁建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56);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BNA09100);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2BBF60076)~~
为研究不同挥发油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试验首先分析了不同水平的大蒜油、肉桂油和牛至油对瘤胃产气量及甲烷生成的影响,并筛选可降低甲烷生成量、但产气量变化不显著的挥发油添加水平(即大蒜油50 mg/L、肉桂油100 mg/...
关键词:大蒜油 肉桂油 牛至油 瘤胃发酵 甲烷生产 瘤胃微生物 
鄱阳湖7个河口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和组成特征被引量:5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第3期606-612,共7页圣平 于一尊 田晓娟 黄江丽 张志红 丁建南 
全国科学院联盟专项重点项目(2012-1);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B26100);江西省科学院专项项目(2013-19-01)~~
本文对鄱阳湖7个河口(赣江、抚河、信江、乐安河、昌江、饶河和修河)水体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细菌16S r RNA基因Mi Seq测序的方法对其多样性和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乐安河水体总氮含量最高,信江水体总磷含量最高。乐安河...
关键词:鄱阳湖 7大河口 不同河口水样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组成 
鄱阳湖水文过程对湿地生物的节制作用被引量:9
《湖泊科学》2015年第6期997-1003,共7页谭胤静 于一尊 丁建南 谭晦如 
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14ABG01100-1-05)资助
从实测水文数据出发,研究2009—2013年近5年各年水位过程变化,归纳年内、年际水位变化的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年水温、水体透明度及水深梯度的变化过程.结合“鄱阳湖科学考察项目”对生物资源及其动态变化的考察成果,重点探...
关键词:鄱阳湖 水文过程 节制作用 湿地生物 
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鄱阳湖不同河口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5
《江西科学》2015年第3期312-317,329,共7页圣平 于一尊 王东升 黄江丽 张志红 丁建南 
全国科学院联盟专项重点项目:"鄱阳湖河口微生物菌群解析及其在入湖水系生态监测中的应用"(2012-1);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鄱阳湖河口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响应"(2008BB26100)
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了鄱阳湖不同河口底泥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共回收28条DGGE条带,其中赣江底泥样本条带数最多,抚河样本条带数最少。Blast比对结果指出,这28条条带来源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醋杆菌门、绿弯菌门以及不可培养未...
关键词:鄱阳湖 不同河口底泥 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 
鄱阳湖湖区主要微生物生理群数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被引量:7
《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张志红 于一尊 黄江丽 张国华 谭胤静 郑国华 涂祖新 陈宇炜 
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4ABG01100-104);江西省科学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计划共同资助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为了研究不同水量对湖区微生物生理群和环境因子影响,采集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鄱阳湖湖区水样,通过研究水体中生理菌群氮循环微生物、解磷细菌等数量和分布特征,分析菌群数量和总氮、总磷...
关键词:鄱阳湖 氮循环微生物 富营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