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鹏飞

作品数:35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脚色伎艺杂剧古典戏曲戏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戏剧》《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百家》《福建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厢记》董王优劣说新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14-120,136,共8页元鹏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小说戏曲图像学研究”(19ZDA256)。
由于诸种原因,对叙写崔张爱情故事的两个同名作品《西厢记》,人们一般将更多的赞誉之词给予了王西厢,这对董西厢并不公平,因为自明清到近现代都不断有人肯定董西厢优于王西厢。通过文本细读,从两部作品都命名《西厢记》的故事意蕴流变...
关键词:《西厢记》 董解元 王实甫 诸宫调 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与“六大家”说论辩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82-87,96,共7页元鹏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7ZDA244)。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率先标举“关白马郑”时,无暇顾及是书之后成就卓著的曲家,则明人何良俊籍此首倡元曲“四大家”造成的问题不仅有四人的排序,及王实甫何以被排除在外等,还存在忽视后期卓有成就曲家的误区。据现有资料的数理统计...
关键词:元曲 “四大家” 六大家 乔吉 王实甫 文学史价值 
美国学者论宋元戏剧的“连续性”及其意义
《艺苑》2020年第5期10-12,共3页元鹏飞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脚色制与地方戏的兴起研究》(项目编号:14AZW011);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子项目《戏曲雕塑与戏画及服饰道具乐器等资料整理与编纂》(项目编号:17ZDA244);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明清小说戏曲图像学研究》子项目《戏曲角色及戏剧图像学》(项目编号:19ZDA25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早在40多年前,国内学者还在传统戏剧史和戏剧观念支配下进行研究的时候,美国哈佛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已经结合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戏剧文本尤其是最新出土的文物资料,得出了金元杂剧本质是宋代杂剧连续发展的整体部分的结论,即宋金杂...
关键词:宋元戏剧 连续性 剧本中心 演员中心制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中华戏曲》2020年第1期13-26,I0005,共15页元鹏飞 李宝宗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脚色制与地方戏的兴起研究”(项目编号:14AZW011);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子项目“戏曲雕塑与戏画及服饰道具乐器等资料整理与编纂”(项目编号:17ZDA244);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明清小说戏曲图像学研究”子项目“戏曲角色及戏剧图像学”(项目编号:19ZDA256)。
学界普遍认为,自清中叶"花雅之争"后出现的地方戏勃兴,标志着中国戏剧从元明清的作家中心转变为演员中心,并成为近代戏剧引人瞩目的现象,其中梅兰芳先生蜚声中外的艺术成就堪为这一历史转折的辉煌典范。这一认识也是描述中国戏剧发展史...
关键词:梅兰芳先生 中国戏剧史 花雅之争 近代戏剧 地方戏 二元格局 清中叶 元明清 
论窦天章形象与窦娥式悲剧被引量:4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8-14,共7页元鹏飞 
近现代备受关注的《窦娥冤》,并非金元剧坛上特别引人关注的剧目,却成为一段时期内金元戏曲研究中仅次于《西厢记》的对象。出于对女主人公悲惨遭遇的同情,几乎没有人对作为父亲形象的窦天章的颟顸昏庸予以探究,也就不能完全深刻地理解...
关键词:《窦娥冤》 窦天章 颟顸昏庸 窦娥式悲剧 
戏曲的民族化形成道路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1
《艺苑》2019年第2期6-9,共4页元鹏飞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脚色制与地方戏的兴起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存在着可以与古希腊依托于剧本中心走向成熟戏剧并行不悖、民族特色鲜明、包含日本能乐在内的东方"演员为中心"的第二条戏剧成熟的道路。对于这条戏剧成熟道路的确认,改变了我们对中国戏剧格局的认识,更使中国传统礼...
关键词:礼乐文明 演员中心制 脚色制 民族化道路 
论终极戏神唐明皇被引量:1
《艺苑》2018年第3期16-18,共3页元鹏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脚色制与地方戏的兴起研究>(14AZW011)阶段性成果之一
各种地方戏有着不同的戏神崇拜,但戏曲演员又都普遍自诩于其"梨园弟子"的身份,实际上也对唐明皇的戏神身份没有太多否定意见。从中国戏曲形成的模式来讲,最早的宋元戏曲依托的是杂剧色的组织机制,属于戏曲从无到有的"原生形成",后来的...
关键词:终极戏神 李隆基 原生形成 演员中心制 
元杂剧勃兴之演剧根源探论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8年第1期142-159,共18页元鹏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脚色制与地方戏的兴起研究”(项目编号:14AZW011)阶段性成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因将技术演进中的“自我强化”现象,论证推广到与经济现象有关的制度变迁方面,首次总结出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经济制度演进的规律,从而获颁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实上,学术研究中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路径依赖”理论 元杂剧 诺贝尔经济学奖 演剧 勃兴 经济学家 制度演进 道格拉斯 
宋代戏剧形态发展的重大新物证——北宋宣和二年杂剧做场图探论被引量:2
《中华戏曲》2015年第2期1-26,379,共27页元鹏飞 李宝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脚色制与地方戏的兴起研究》(编号:14AZW011)阶段性成果
一、图像有关情况叙略2015年元旦前后,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从洛阳市文物市场收购来一份纪年为北宋宣和二年(1120)的杂剧做场图拓片(图1)。经我们查阅资料初步探研,判定该图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不亚于两百余年后即纪年为元...
关键词:场图 宣和 忠都秀 中国戏剧史 华夏文化 艺术博物馆 《武林旧事》 伎艺 市场收购 副末 
明杂剧研究的新起点——评徐子方先生新著《明杂剧通论》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元鹏飞 
对学术问题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可以有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论述方式,但都必须以对该领域相关基本史料的熟稔为基础。而史料的搜集与掌握还存在一个辨析运用的问题,这就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出了“识”的要求。
关键词:明杂剧 徐子方 学术问题 研究者 史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