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年

作品数:6被引量:4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V.》品钦学习日记多种智力理论加德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外语界》《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寻找异质文化中的人类共性——从《大地》的恋土情结谈起
《学术界》2016年第6期139-146,326-327,共8页景晓莺 叶华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译者的文化身份与译者的职责--20世纪外籍代表译者英译中文著作之策略研究"(批准号:11YJC740101)研究成果
小说《大地》中主人公王龙展示出了深厚的恋土情结,土地既给他提供了生存之本,也满足了他内心的精神需求。在守护土地的过程中,王龙得到了归属感和内心的安宁平和。恋土情结体现着和谐、仁爱的中国精神,同时作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共存...
关键词:《大地》 恋土情结 中国精神 经济危机 双焦透视 
科技时代的生存悖论——反思《万有引力之虹》揭示的世界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34-39,共6页景晓莺 叶华年 
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通过构建诸多二元对立,揭示了当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上升为一种控制人类的方法时便成为危害社会的技术至上主义。从自然之虹与人造之虹、决定论与概率论、科技崇拜与情感守护以及死亡废墟与自然生命力等...
关键词:科技崇拜 《万有引力之虹》 二元对立 悖论主题 
后现代社会中熵现象的深刻写照——评品钦的长篇小说《V.》的人文关怀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4年第0期83-99,共17页叶华年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之一、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于1963年发表的首部长篇小说《V.》在问世40周年时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发行了(2003年8月,译林出版社)。这是一位独特的作家的一部奇异的作品。在当代美国作家中,最不抛头露面、个人...
关键词:品钦 后现代社会 普鲁 译林出版社 人文关怀 出版发行 托马斯 万有引力之虹 纳博科夫 这一代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解构主义和文学批评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63-69,共7页叶华年 
 解构主义的策略之一似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从本源上审视和检验文本中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和方法的具体细节,揭示其所遮蔽或压制的意指过程中的差异与矛盾,以期颠倒原等级次序,更新认识,促进思想。解构主义用于文学批评则能排除...
关键词:“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解构主义 文学批评 情节逻辑 故事逻辑 语音中心主义 
生活的万花筒,历史的热寂观——评品钦的长篇小说《V.》中的忧患意识被引量: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52-57,共6页叶华年 
美国当代作家品钦在他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长篇小说《V.》中以隐喻的手法应用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观照人类世界的现状。小说生动地状绘了芸芸众生盲目浮躁的生存姿态和空泛虚幻的人生追求,刻画了社会能量毫无节制地无效甚至有害释...
关键词:美国 品钦 后现代主义风格 长篇小说 《V.》 隐喻 文学评论 忧患意识 
多种智力理论及其对语言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7
《外语界》2000年第4期24-32,共9页唐力行 叶华年 
多年以来 ,智力被界定为回答各种智力测验的题目或回答主要检查词汇、数字和记忆技能的智商测试题的能力。测试之后 ,被测试者会得到一个分值 ,表明他的智商。无论他得到什么分值 ,该分值将会伴随他终生。如果他测得是高智商 ,便会得到...
关键词:智力理论 逻辑 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 空间智力 加德纳 学习日记 智力方面 数学智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