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旖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精神境界闲暇社会基础福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高教》《社会工作与管理》《湘潮(理论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7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年第1期5-9,88,共5页王晓慧 张婷旖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企业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
从19世纪开始至今,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经历了发起和衰落、再次出现与发展,以及近年来的新变化等阶段。分析每个阶段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的论题,将在四个方面对中国有所启示和借鉴。一是企业社会工作在应对劳动问题上有优势,我国...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 福利秘书 员工协助方案 
浅谈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
《教育艺术》2012年第11期14-14,共1页张婷旖 
从本质上讲,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道德性。所谓教师道德的专业特征,就是“教师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或是达到专业化程度后,教师自身应具有的为其他专业道德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道德特征”。
关键词:教师教书育人 道德性 专业化程度 教育活动 专业特征 教师道德 专业道德 
论高等教育的闲暇本质被引量:2
《江苏高教》2010年第2期16-18,共3页张婷旖 姜月 
大学最初起源于寺院和修道院,除了当时的外部宗教因素,寺院和修道院所倡导的那种与闲暇有关的沉思冥想也是重要根源,因为这种"无用的"默观生活观念对矢志修身治学的人来说相当重要。"静而后能知"告诉我们,惟有透过闲暇,才能获得真知。"...
关键词:闲暇 高等教育 社会基础 存在方式 精神境界 
从“闲暇”视角诠释高等教育
《湘潮(理论版)》2009年第9期87-89,共3页张婷旖 
所谓"静而后能知",要想获得真知,惟有透过闲暇。闲暇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还是高等教育的存在方式,更应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本文从"闲暇"的视角给了高等教育本质一个全新的诠释。
关键词:闲暇 高等教育 社会基础 存在方式 精神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