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乐坤

作品数:24被引量:9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解释论兼及民事责任体系小产权房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学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商研究》《广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设工程领域“黑白合同”规则实证研究——解释论的视角被引量:6
《现代法学》2020年第5期196-209,共14页方乐坤 
建设工程领域“黑白合同”的类型包括:就强制招标项目另签背离“白合同”的合同,违法招投标就强制招标项目订立数份合同,就自愿招标项目另签背离中标合同的合同。就构成“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数量标准而言,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裁判尺度...
关键词:建设工程 “黑白合同” 实质性内容不一致 招投标市场秩序 合同自由 
论精神安宁权的克减——兼及警察权的行使限度被引量:5
《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第3期52-61,共10页方乐坤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精神安宁权的理论展开与制度建构>(项目编号:14SFB20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一项与人的自我存在和发展需求相联系的基本权利,精神安宁权具有可克减性。承认精神安宁权的可克减性,可借以防止保护立场滑向情绪标准和纯粹法律道德主义。在进行克减目的正当性衡量时,宜针对所涉及的利益关系状况选择不同的公共...
关键词:安宁权 克减 警察权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解释论被引量:8
《法商研究》2016年第5期137-147,共11页方乐坤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14SFB20029)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有效的案件主要有集体土地国有化、购房人户籍"非转农"、卖房人背信主张交易无效、亲属间处分房产份额或借用资格购房、房屋建设方以房抵债等类型。就认定小产权房交易有效的司法考量依据而言,具备合同的一般生...
关键词:小产权房买卖合同 合同效力 实质公平 法解释论 
精神利益保护决定民事责任法不可替代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78-84,共7页方乐坤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事责任体系的人文改良--以人的精神利益维护的进路"(项目批准号:10YJC820027)
随着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事责任法面临着存在必要性的质疑,从而似乎罹于一场空前的"生存危机"。然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解决人的精神利益保护问题。精神利益保护决定民事责任法具有不可替代性。民事责任法以其道德本性为存在依...
关键词:精神利益保护 民事责任法 不可替代性 
英国法精神利益保护体系述评被引量:3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44-153,共10页方乐坤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事责任体系的人文改良--以人的精神利益维护的进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0YJC820027)
英国法对于人的精神利益采取的是一种"救济先于权利"的保护模式。与其不完备的精神性人格权益保护体系形成反差的是,英国法有着较发达的实质意义上的精神损害赔偿机制。英国法中的精神利益保护乃是一种内置式保护法,主要借助在侵权法本...
关键词:英国法 精神利益保护 
罗马法民事责任体系中的精神利益保护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6期34-39,共6页方乐坤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事责任体系的人文改良--以人的精神利益维护的进路"(项目批准号:10YJC820027)
罗马法对于法律责任的理解以人的整体性维护为价值基点,具有回应法律主体全部合理诉求的潜在功能,蕴含着眷顾主体精神利益的内在机制。罗马法私犯形态及其重罚立场在近代民法中的消失,为后世提出了在民事责任法中如何救济道德损害以保...
关键词:罗马法 民事责任体系 精神利益保护 
土地利用二元体系下“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规制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3期101-109,共9页方乐坤 
孙鹏教授主持的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控制与法律构造"(项目编号:10BFX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土地利用二元体系传达了限制土地所有权、保障土地利用自由以及利用权中心化的物权观念。在规制"小产权房"问题上,应秉承物尽其用的理念,构建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处分制度,从宽认可相关交易主体的债权利益,畅通土地的债权利用权向物权...
关键词:土地的物权利用权 土地的债权利用权 小产权房 
我国有关精神利益保护的立法和理论评析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45-50,共6页方乐坤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事责任体系的人文改良--以人的精神利益维护的进路"(10YJC820027)
残疾、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的概念分野面临着效应价值和规范技术上的质问。在我国民法典之民事责任法设计中,理应对在违约场合中不能借助侵权责任法加以实现的某些精神损害救济留出应有的通道。我国国家实定法对主体精神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精神利益保护 残疾、死亡赔偿金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民事责任体系相关理论述评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3年第2期11-12,20,共3页方乐坤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事责任体系的人文改良--以人的精神利益维护的进路"(项目号:10YJC82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统民事责任体系在我国立法和学理层面获得了相当的认同,同时,亦出现了对民事责任体系传统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民事责任与债的分离论、两大民事责任"边缘地带"的探讨以及民事责任统一化理论思路,均为我国未来民法典之民事责任体系构建提...
关键词:民事责任体系 理论 述评 
法学教育应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被引量: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32-134,共3页方乐坤 
重庆市201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重庆市高校法学专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研究>(101304)阶段性成果
从法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国外经验状况建议,我国法学教育应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实现有机结合的思路上,应首先明确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总体上应坚持全面、动态、特色结合的原则,并注意解决好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结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