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英语习语语言跨文化交际习语文化信息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欧亚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昭通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汉色彩词语的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昭通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47-49,87,共4页李丽 
民族文化心理决定着色彩词的民族文化语义,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对颜色的表征不同,中西方精神观念、文化价值存在的差异性赋予了色彩词本身的双重隐喻义,从而产生了词汇的联想对应、联想重合、联想碰撞和联想空缺,探讨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个...
关键词:色彩词 表征 隐喻义 跨文化交际 
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视阈下的英语习语认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79-81,共3页李丽 王成 
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中的本源观、善恶观、契约观在英语习语中得以充分展现,分析这些宗教色彩浓烈的习语,可以发现西方人崇尚的理性至上、终极关怀、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等文化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公众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关键词: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 本源观 善恶观 契约观 认知属性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心理映射认知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25-329,共5页李丽 王成 
跨文化心理交际感知过程是信息交流者从各自不同的认知感知视角,将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网状心理空间体系内对元概念的认知映射。心理空间网络结构上的差异,是造成心理映射感知误读的主要原因。依据跨文化交际心理空间映射理论,培养元概...
关键词:心理映射 认知属性 元概念交际 文化模式 
交际感知视阈下的语言符号系统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李丽 王成 
语言中的各个符号体系影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模式,从而对不同语言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感知产生影响。正确把握语言中符号系统的性质和使用规则是避免异种语言间出现交际感知误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交际感知 语言 符号系统 
英语习语语言中的文化要素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117-119,共3页李丽 王成 
本文通过对影响习语形成的六个主要文化要素展开讨论,即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神话寓言、文学作品,揭示出英语习语形成过程中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英语习语 文化要素 内涵 文化背景 
英语习语比喻修辞的认知理论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180-181,共2页李丽 王成 
从英语习语比喻修辞运用的认知理论、认知观点及习语的认知解释理解等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比喻进行讨论,并结合英语习语隐喻化、分析性的认知特点,阐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只存在相对任意性,习语意义的理解是通过与习语有关的隐喻知识...
关键词:英语习语 认知 隐喻化 分析性 
英语习语中的比喻修辞技巧探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3-75,79,共4页王成 李丽 
本文从英语习语中比喻修辞运用的构成特点、语义特点及民族特色等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明喻、隐喻进行讨论,并对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的比喻加以比较,以期阐明英语习语中比喻修辞的结构、语义及组成特点等方面的技巧。
关键词:英语习语 修辞 明喻 暗喻 
英语颜色习语的文化内涵剖析被引量: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60-62,共3页李丽 王成 
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习语的形成与该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中英颜色习语在起源、用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颜色习语 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 
美国人爱情婚姻家庭价值观文化渊源探析被引量:2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第2期169-169,共1页王成 李丽 
美国人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单向式的思维模式形成了美国家庭价值观的独立、权利及平等三大观念。本文拟通过文化的视角解读这种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并剖析出其中的文化历史渊源。
关键词:个人主义 独立 平等 权利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被引量:1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99-102,共4页王成 李丽 
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和文化成员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环境。外语交际双方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外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由文化因素产生的母语与外语之间...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外语教学 文化传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