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选课病原生物灭螺链霉菌第三方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农业(上旬刊)》《河南农业》《化学与生物工程》《现代农村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独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被引量:1
《河南农业》2018年第27期24-25,共2页李威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第三方评价在独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6GB134
独立学院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结合自身学院特点,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将毕业生质量、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课程体系及培养过程等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方评价 
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41-43,共3页李威 刘燕 艾永循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2016GB134);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级课题研究项目(2016YK19)
根据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公选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施启发式和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入第三方评价,优化课程与教学评价,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非专业公选课的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选课 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 第三方评价 
酶电极中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20期196-198,共3页王冕 李威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级课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YK19
酶修饰电极是最常用更是最早开发出来的生物传感器,而酶电极法也深受有机分析、生化分析和药物分析工作者青睐,而酶固定化作为酶电极的核心技术也一直以来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据此,主要对酶电极中酶固定化技术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
关键词:酶修饰电极 固定化酶 研究进展 
“健康促进学校”理念下健康教育类公选课的课程建设
《现代农村科技》2017年第5期75-75,共1页李威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级课题研究项目(2016YK19)
"健康促进学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新方向。健康教育类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与多渠道健康促进策略有机结合,为全面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和探索大学生健康教育途径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健康促进学校 健康教育 公选课 课程建设 
民办高校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现代农村科技》2017年第4期86-86,共1页李威 
本文以民办高校公选课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为例探索公选课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 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 公选课 教学改革 
PBL项目教学法和LBL在公选课《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教学中的分析
《科技经济市场》2017年第2期134-135,共2页李威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级课题研究项目(2016YK19)
目的探讨PBL项目教学法和LBL在高校公选课《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两个学期选修本课程220名学生的学习资料,对其学习成绩和理论教学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PBL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学生成...
关键词:PBL项目教学法 LBL 公选课 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 
乌桕干叶乙醇提取液与链霉菌协同灭螺效果研究被引量:2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5年第12期63-66,共4页李威 
湖北省武汉市市属高校科研项目(武教高2009K190)
研究了乌桕干叶乙醇提取液与链霉菌协同灭螺效果。结果表明,用乌桕鲜叶乙醇提取液和干叶乙醇提取液浸杀钉螺72 h后的LC_(50)分别为160.21 mg·L^(-1)、131.40 mg·L^(-1),表明乌桕于叶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更高;将乌桕干叶乙醇提取液与...
关键词:乌桕叶 乙醇提取液 链霉菌 灭螺效果 
乌桕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和链霉菌配伍灭螺作用的研究
《北京农业(上旬刊)》2015年第12期203-204,共2页李威 
湖北省武汉市市属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武教高2009K190)
利用乌桕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和链霉菌稀释液进行灭螺实验,结果显示,乌桕叶具有很好的灭螺效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和链霉菌稀释液配伍灭螺具有很明显的协同效应。具体试验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无氯清水、乙醇、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
关键词:灭螺 乌桕叶 不同溶剂提取物 链霉菌稀释液 
盐胁迫下水稻萌芽特性和幼苗耐盐生理基础被引量:1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56-58,共3页李威 
采用NaCl琼脂固定法,对培两优537、鄂粳杂1号两个水稻品种进行萌芽和苗期耐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萌芽过程延长、发芽率降低,萌芽时期培两优537比鄂粳杂1号耐盐力稍强;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抑制幼苗生长,与根系...
关键词:NACL 水稻 萌芽特性 耐盐性 脯氨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