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黎嵩

作品数:22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宗谱陈寅恪姚鼐国学大师柳诒徵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德育》《明清小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口述自传
《江淮文史》2019年第1期51-58,共8页高旭东 杜羽宸 江雪 彭成 王欣芃 武黎嵩 
一我出生于1925年2月,老家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当时的高州就是个小镇大点的集市,过去叫做集镇,用现在的标准讲就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我就住在十字街上。我父亲叫李少良,是祖传医术,擅长治疗麻风、癣等皮肤病和咳喘。行医完全靠人介绍,(...
关键词:日本人 “文化大革命” 小业主 挹江门 粮食局 人民幸福 南京市 中华门 建邺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口述自传
《江淮文史》2017年第6期72-81,共10页邓雅欣 武黎嵩 秋香 马思千 
南京大屠杀指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纵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 侵华日军 自传 基本道德准则 1937年 国际条约 侵华战争 
基层社教运动的多重面相——南京大学“四清”运动亲历者口述历史
《江淮文史》2016年第3期84-101,共18页宋逸炜 杨昊睿 夏碧草 钟周哲 郑育豪 武黎嵩 
“四清”运动是1963年至1965年在全国城乡展开的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由于在农村开展的社教运动包括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务,所以将其称为“四清”运动。“四清”运动在后期转化为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故前者又...
关键词:“四清”运动 口述历史 南京大学 社教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治事以畜德——解读柳诒徵先生的《国史要义》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16年第8期77-80,共4页武黎嵩 
1949年初,年届七旬的柳诒徵先生,将国学图书馆珍贵的藏书清点造册、整理装箱,送进朝天宫故宫博物院地库封存,然后辞去馆长职务。五十年间风云变幻,柳先生目睹满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权的覆亡,更以切肤之感,经历文化形态的剧烈...
关键词:柳诒徵 国史 解读 1949年 国学图书馆 故宫博物院 国民党政权 藏书清点 
法律与情理视阈中的台湾“诽韩案”分析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4期106-113,共8页胡阿祥 武黎嵩 
20世纪70年代,由韩思道诉郭寿华毁损韩愈人格品德、而台北地方法院与台湾高等法院判决郭寿华犯"诽谤死人罪"所导致的"诽韩案",是一场引发台湾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文字官司。检讨这场争论激烈、聚讼纷纭的文字官司,牵涉了法学理论、司法...
关键词:诽韩案 韩愈 法律 情理 道统 台湾地区 
在二野军大和朝鲜战场的回忆
《江淮文史》2015年第2期93-103,共11页张树栋 宋逸炜 武黎嵩 舒之仪 包锦涛 田雪娟 
第一次见到张树栋先生,还是在2013年银杏落满整个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深秋时节,之前的精心准备以及同先生的先期沟通,让我们双方都对这个口述史项目充满期待。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回忆起往昔岁月,更是如数家珍。无论是他幼年生...
关键词:朝鲜战场 深秋时节 南京大学 口述史 进军西南 次见 朝鲜人 建立政权 文化教员 工兵部队 
1949—1952年:红色政权在云南的建立与巩固(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校友口述“西南服务团”历史被引量:4
《江淮文史》2014年第3期110-125,共16页武黎嵩 姜诗绮 李昕垚 何治锦 林若晨 
1949年12月,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起义,昆明和平解放。1950年3月起,昆明市军管会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军事接管了旧政权,开始了改造旧社会、建设新昆明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云南省政府 红色政权 历史进程 金陵大学 西南服务团 中央 口述 校友 
柳兴恩与《穀梁大义述》
《古籍研究》2013年第1期42-49,共8页武黎嵩 
《春秋》穀梁之学,于三传之中,最为微茫。自汉宣帝石渠会议"平公羊穀梁同异",立穀梁学官博士。穀梁之学起,"有尹(更始)、胡(常)、申章(昌)、房(凤)氏之学"。汉魏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师法荡然,《穀梁》经传乃与世浮沉。为笺、注、音、义...
关键词:杨士勋 学官 今文经学 陈庆镛 校勘记 学术倾向 同异 《清史稿》 经学博采录 汉魏 
战国秦汉间的文学之士——对早期儒者民间活动的一种历史考察被引量: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93-103,159-160,共11页武黎嵩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
儒学集团中侧重经典传授的一派在战国秦汉三百年间,俯身草泽、切磋文字、传道授业、守先待后。儒学在汉代初年的崛起,与儒家学派中的文学之士坚守民间教育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儒家在创始初期即有"用世"与"传道"两种不同的思想倾...
关键词:文学 经生 儒学 子夏 
仪徵卞氏与义宁陈氏的文字因缘 陈寅恪先生《寄卞孝萱》诗二首解读
《中国文化》2011年第1期181-188,共8页武黎嵩 
陈寅恪先生《诗集》有两首题为《寄卞孝萱》的诗,这两首诗陈寅恪先生遗诗残稿中没有,唐筼编诗目不载,卞孝萱先生生前也已失去了陈先生手稿。此二绝句録自吴宓先生抄存稿,藉此世人才知道有这两首诗。时人程巢父曾撰《卞孝萱娱母陈寅恪寄...
关键词:卞孝萱 陈寅恪 诗集 因缘 文字 陈氏 解读 遗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