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富

作品数:34被引量:16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陶瓷氮化硅陶瓷SI氮化硅中间层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学院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机电设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半挂车车轴轴头断裂原因分析
《热加工工艺》2008年第21期154-156,共3页徐红兵 陈康敏 潘励 罗启富 
对断口、成分和显微组织进行了检测,分析半挂车车轴轴头在装配、校准中出现的断裂现象。结果表明,车轴轴头原材料中存在疏松、缩孔残余等内部冶金缺陷和锻造热加工中的过热和过烧产生不良的魏氏组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钢的韧性降低...
关键词:车轴 断口分析 锻裂 过热 疏松 缩孔残余 
含铂中间层二氧化铅阳极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5
《材料保护》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孙凤梅 潘建跃 罗启富 
钛基二氧化铅阳极广泛应用于电解工业,但使用过程中会因钛基体的氧化和二氧化铅活性层内应力较大而失效。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含铂中间层二氧化铅阳极的研究。对钛基体预处理,在480℃下烧结制备铂中间层,然后电沉积二氧化铅活性层。通...
关键词:二氧化铅阳极 铂中间层 活性层 制备 性能 
钛阳极磁控溅射钽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3
《材料保护》2004年第10期26-28,共3页潘建跃 孙凤梅 罗启富 
 涂层钛阳极在使用中会因氧化而失效。为了开发新型的涂层钛阳极,进行了磁控溅射钽作钛阳极底层的研究。通过改变溅射功率、氩气压力及溅射时间,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沉积的钽膜进行了分析。用XRD分析了溅射层的成分及相结构;通过SEM,AFM...
关键词:磁控溅射 钽膜 涂层钛阳极 工艺 
铂中间层的制备及对铱钽涂层钛阳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2期240-244,共5页陶自春 潘建跃 罗启富 
本文从延缓涂层钛阳极基体钝化的角度出发 ,采用电镀、刷镀、磁控溅射三种工艺在钛基体上制备了含铂中间层 ;利用SEM研究了三种不同中间层的表面形貌 ;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间层与基体的附着力 ;利用XRD分析了三种不同的铂中间层的成分及...
关键词:铂中间层 制备工艺 铱钽涂层 钛阳极 磁控溅射法 电镀法 刷镀法 电解工业 
PbO_2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第1期68-72,共5页孙凤梅 潘建跃 罗启富 陶自春 
综述了PbO2 阳极材料的发展简史、电化学特性和制备方法。对国内外PbO2 阳极研究现状进行重点论述 ,并讨论了电沉积液组分对阳极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PbO2 阳极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PbO2阳极材料 底层 中间层 电沉积 阳极性能 
纳米级镀铂的钛阳极研究被引量:8
《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第12期23-25,共3页潘建跃 陶自春 罗启富 
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级镀铂的钛阳极,用SEM、AFM分析了其表面形貌,并测试了其晶粒大小;用XRD分析了阳极的成分及相结构;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纳米级镀铂的钛阳极与传统电镀工艺制备的镀铂钛阳极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磁控溅射 纳米级镀铂 钛阳极 表面形貌 电化学性能 相结构 
含铂钛合金中间层的铱钽涂层钛阳极的研究被引量:9
《材料保护》2003年第11期46-48,共3页潘建跃 陶自春 罗启富 孙凤梅 
 本文从延缓钛基体的钝化、提高铱钽氧化物涂层钛阳极寿命的思路出发,采用激光合金化的方法研制含铂钛合金中间层的铱钽氧化物涂层钛阳极。采用SEM观察了中间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用XRD分析了中间层的成分及相结构,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
关键词:铱钽涂层钛阳极 激光合金化 中间层 电化学特性 
铱系涂层钛阳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第1期138-142,共5页陶自春 罗启富 潘建跃 
本文简要介绍了涂层钛阳极的发展概况 ;论述了铱系涂层钛阳极的制备工艺及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点。文中重点阐述了几种有代表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涂层钛阳极 ,对其制备工艺值得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铱系涂层钛阳极 IrO2 中间层 纳米涂层 离子溅射 制备工艺 电解工业 阳极材料 
船用锚链链环开裂原因分析被引量:1
《机电设备》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武淮生 应郁平 罗启富 张正伟 
针对船用三级电焊锚链链环开裂问题,结合材质、金相和断口分析及劈裂试验,得出造成链环开裂的原因主要为原材料中的硫化锰夹杂量过高,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船用锚链 链环 开裂 夹杂物 材质分析 金相分析 断口分析 
通过Cu/Ti液相扩散反应进行Si_3N_4/Cu的连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第1期109-112,共4页周飞 李志章 罗启富 
用 Ti粉作中间层在 12 73K直接进行 Si3 N4 / Cu的连接 .用四点弯曲方法测定了不同保温时间下的连接强度 ,并对连接界面进行了 SEM、EPMA和 XRD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 Cu- Ti二元扩散促使液相与氮化硅发生界面反应 ,形成 Si3 N4 / Ti N/ ...
关键词:Si3N4 TI5SI3 保温时间 界面反应 连接强度 EPMA 互扩散 液相 XRD分析 氮化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