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桂

作品数:24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现代性境遇大众化问题大众化网络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学刊》《写作》《广西社会科学》《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叙事、文化隐喻与个体信仰——评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赵永辉 罗立桂 
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融入主体经验展现出中共地下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无畏生死的英勇气概。小说在线性时间叙述中,以描写个体的历史命运和还原真实的文学观念显现出极具个性的历史叙事;将古今中...
关键词:孙甘露 千里江山图 历史叙事 文化隐喻 革命理想 
幽冥·炽热·澄澈:古马诗歌色彩审美的三重维度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罗立桂 张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审美建构研究”(21BZW178)。
古马的诗歌在色彩间显露诗意、在诗意中重塑色彩,色彩与诗意的互动和互释是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之一。古马选用黑、红、白等色彩,大胆而跳跃的想象,为诗歌创设了幽冥、炽热、澄澈三重审美维度,并通过色彩间的和谐共生与对比色的差异碰撞,...
关键词:古马 色彩审美 幽冥 炽热 澄澈 
空间·群像·物事:《化骨绵掌》中小城书写的三个面向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86-91,共6页赵永辉 罗立桂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审美建构研究”(21BZW178)。
在小说集《化骨绵掌》中,马金莲的创作题材从之前的乡土文化记忆转向了小城现实批判,从自身体验出发,延续以往描摹乡土生活的创作经验,书写了城乡变迁背景下西北小城的人事物象。作者以匠心营造的小城空间还原日常生活图景,通过塑造典...
关键词:马金莲 《化骨绵掌》 小城空间 群像塑造 小城物事 
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挣扎与徘徊--左思《咏史》诗创作心态探微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4-20,共7页罗立桂 王榕 
从《咏史》诗来看,左思的创作心态经历了从早年时期积极用世的进取心态,到中年时期的沉郁、执著与激愤,最终走向了对现实的通透认识与自我宽慰。左思创作心态的变化与西晋时期复杂的政治、文化、思想背景关系密切。而左思的家境、天生...
关键词:西晋 左思 《咏史》 创作心态 
作家批评与本土化文学批评范式建构的可能性
《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11-17,共7页罗立桂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儿童文学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ZW144)。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创意写作理念的影响,再加上高等院校作家驻校制度的推动,一大批当代作家开始在高校从事课堂教学,或者进行工作坊教学以及公开演讲,面向大学生和公众传授阅读经验与创作体会,他们的教案或讲稿结集出版,在文...
关键词:文学批评界 结集出版 王安忆 毕飞宇 阎连科 马原 格非 创作经验 
大学写作课程的参与研讨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1-53,共3页罗立桂 张一鸣 
《写作》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传授写作基本知识和培养写作能力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的积极参与、深度思考、主动研究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参与研讨课的整体设计,探讨符合写作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学习...
关键词:大学写作 参与研讨 课程设计 实践模式 
记忆还是遗忘?——论《被掩埋的巨人》中的历史书写及其隐喻意义
《泰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72-77,共6页罗立桂 梁敏 
石黑一雄是一位具有浓厚历史意识的作家,以历史为舞台讲述故事,是他一贯的叙述方式。他擅长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探寻历史事件中人物的命运发展和内心情感,注重寻求历史的内在真实。在新作《被掩埋的巨人》中,作家以英国历史上不列颠人和撒...
关键词:《被掩埋的巨人》 历史书写 生存困境 隐喻 
立足于人 用心于文——从《作文小论》看谭旭东如何教作文
《甘肃教育》2017年第16期79-79,共1页罗立桂 谭安丽 
作文不容易教好,如果教者只讲理论知识,脱离写作实践,往往会被人看作空话套语而束之高阁;如果教者有丰富的写作经历和下水作文的经验,但不熟悉教学对象和规律,不能有教学理论做支撑,就可能成为没有普遍性的一己之见。著名儿童教...
关键词:作文教学 谭旭东 《作文小论》 
延安民间艺人改造的意义——以文艺“形式”问题为视角的考察被引量:2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1期99-104,共6页罗立桂 
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2016ML];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GG12001]
团结改造民间艺人是延安解放区文艺“大众化”运动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艺事件,是解放区文学“大众化”实验的重要方式。在延安文艺实践探索中,韩启祥、李卜、汪庭有、刘志仁等大批的民间艺人被发现、被重视同时又被改造,关于他...
关键词:延安文艺 民间艺人 “形式” 改造 解放区文学 意义 实践探索 模式框架 
“真实”战争的另类叙述与反思——以电影《细细的红线》为例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63-67,共5页罗立桂 王明亮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文艺形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12016ML);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大众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研究"(项目号:SKQNGG12001)阶段性成果
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利克执导的《细细的红线》是一部极富思想内涵和艺术深度的战争影片。该片中泰伦斯抱着对人类的极端同情,采用零碎、分散的叙事方式和极具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向观众展示了另类而"真实"的战争,对人与战争本身进行了深...
关键词:电影 战争 叙事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