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皆刚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学术清季地理《地学杂志》新文化运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教育史研究辑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北京大学地质学的学科建制与学风转向(1917—192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0-110,共11页谢皆刚 
晚清国人引入地质学知识与教育,意在致用,尤重探矿、采矿的现实需求。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主张专设文理两科,开展学理研究,故自1917年恢复停办的地质学门。受观念、师资与设备的限制,地质学门的学科建制仍偏重矿冶,学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北京大学 地质学系 学科建设 学风 
种瓜得豆:清季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的学生运动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8年第1期130-138,218,共10页谢皆刚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160134)的成果之一。
1881年,福州美以美会为传教救道,创办鹤龄英华书院。然而在书院接受西式教育的学生,承接外来观念,觉醒了权利意识,并身体力行之。1905年,愤于美国欲延续限制华工的条约,书院学生要求校方及驻闽美领事向美国政府转达抗议十条,因渺无回音...
关键词:鹤龄英华书院 学生运动 拒美约 选举权 革命 
时潮与政局:1920年代初《地学杂志》的改良与停版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谢皆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地学会研究(1909-1924)"(批准号:16FZS044)
1920年代初,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白话文、新标点及西式学术规范得以确立,中国报刊从形式到内容出现革命性的改变。清季民初旗帜性的科学报刊《地学杂志》,因信守专门古雅被新进归入老旧而应淘汰之列,为求生存被迫顺应时潮加以改良。然而受...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政局 《地学杂志》 改良 
西学东渐与中学地理的嬗变
《学术评论》2017年第6期30-36,共7页谢皆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地学会研究(1909-1924)"(项目编号:16FZS044)成果之一
近世以前中西地理之学交流绝少,皆独立发展自有学统。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东来,将地理大发现后取得长足进步的西学地理引入中国。其时西学地理图籍一译再译,在宫廷及士大夫中广为流布,改变了中学地理的发展轨迹及走向。清季以来,旧学凋零,...
关键词:地理知识 中学地理 内府舆图 耶稣会士 
学以致用:民初中国地学会的边疆研究被引量: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03-113,共11页谢皆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地学会研究(1909-1924)"(16FZS044)阶段成果
民初边疆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各界的关注与热议。新学地理社团中国地学会,倡言学以致用,本专门学理研究边疆,提议殖产兴业发展边疆,以维系人心巩固国基,并上书当道以为国用。然而限于国家的实力,在边疆地区不言进取,维持现状亦是奢...
关键词:中国地学会 边疆研究 学术 致用 
中国地学会与科学地理的构建(1909—1911)被引量: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3-82,共10页谢皆刚 
光宣之际新学萌发,旧学陵替,构建新知识成为学界当务之急。中国地学会舍旧谋新,倡言构建能与世界争先并进的科学地理。为此,其定调查为会员的义务,以植学术根基。基于新学眼光,中国是科学方兴的后进,引入东西学理是迎头赶上的前提,地理...
关键词:中国地学会 科学地理 构建 
清季地学社团的兴起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34-141,171,共8页谢皆刚 
清季国难日亟,地学关系军国大事,朝野纷纷办会讲求。甲午战后,邹代钧自承学问不足以办学会,遂创建地图公会译印图籍以为国用。庚子后地方自治主义兴起,福建地学调查会倡言调查本省以保闽;政府各部院则为自保,屡议设立地理学会。光宣之...
关键词:清季 地学社团 学术 政治 
中国地学会与导淮(1909—1916年)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14年第5期97-106,160,共10页谢皆刚 
中国地学会建立后,以导淮关系政治与民生,试图合中西治水之长,研究导淮。1912年民国肇造,中国地学会倡议移兵导淮及规画行政区域以便治淮。因时局变动,未获施行。同年北京政府任命张謇督办导淮,导淮筹备工作展开,入海路线成为各方相争...
关键词:中国地学会 导淮 张謇 美国红十字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